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券商百億科創債密集落地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金融機構可通過發行科創債募集資金,以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等形式支持科技創新領域。政策發布后,券商迅速搶占先機。截至目前,已有30家券商參與科創債發行,其中頭部券商表現尤為突出:中信證券以320億元居首,國泰海通(170億元)、中信建投(150億元)、華泰證券(107億元)緊隨其后。
券商發行效率顯著提升
“券商成為科創債市場擴容中的關鍵受益主體,其多元化業務能力與資本市場專業性將在新一輪科技金融融合中發揮重要作用。”東吳證券分析師李勇認為,科技創新債券從單一的企業融資工具,逐步覆蓋科技產業鏈上下游的融資平臺,相較于2021年初期推出的科創公司債和科創票據,本次政策促使科創債在發行主體范圍上實現進一步拓展,不再局限于科技型企業本身,而是明確將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一并納入發行主體范疇。
6月以來,多家券商相繼發行科創債,頭部券商尤為踴躍。如6月13日,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以及國泰海通集體發布公告稱,科創債獲得央行批準,計劃將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科創債,三家券商累計獲批額度接近400億元。
此外,6月16日,中信建投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獲得央行的行政許可。根據公告,中信建投此次科技創新債券的發行額度不超過60億元,專項用于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債券發行的有效期為2025年6月11日至2027年6月10日,公司可根據市場情況自主選擇分期發行時間。
同樣在6月16日,華泰證券公告稱,收到證監會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00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批復。
科創債助力科技金融
綜合來看,券商密集布局科創債,既是響應政策號召,也是搶占業務藍海的戰略選擇。
以國泰海通為例,此前的5月9日,國泰海通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在上交所成功簿記發行,成為首批證券公司發行的科技創新公司債券之一。募集資金通過股權、債券、基金投資等形式專項支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科技創新領域,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
自2021年科技創新債券試點以來,國泰海通積極參與科創債業務,在交易所市場,已累計協助164家企業發行529只科創債券,融資規模7698.57億元,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前沿領域;在銀行間市場,已累計協助22家企業發行39只科技創新票據,融資規模406.2億元,創新運用短期融資工具支持科技企業優化現金流。國泰海通表示,公司未來將進一步為各類優質主體提供科創債券承銷服務,持續拓寬“政府+金融機構+科創企業”協同生態圈,不斷提升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未來,關于科創債的相關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6月1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將進一步強化股債聯動服務科技創新的優勢,大力發展科創債,優化發行交易制度安排,推動完善貼息擔保配套機制。
對此,華泰證券一資深分析師18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這種模式不僅拓寬了融資渠道,也為券商優化業務結構提供了新路徑,預計2025年券商科創債發行有望持續突破前高,成為支持“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金融工具。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