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銘利達:即將進入下一輪高速成長
銘利達(301268)為國產“一站式”多工藝的精密結構件龍頭企業,成立于2004年,2022年4月于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精密結構件,產品主要包括各類產品金屬外殼、支架、內部支撐結構、汽車輕量化部件等,主要應用于光伏、汽車、安防、消費電子等領域。公司已成功進入光伏、安防、汽車以及消費電子行業多家領先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并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
公司深耕精密結構件制造行業十余年,建立了極強的核心競爭力,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務。公司在滿足原有客戶新增需求、不斷開拓新領域客戶的過程中,積累了多種材質、不同成型方式的定制化精密結構件產品供應能力。2004年以來,公司已經形成種類多樣的精密結構件產品,涵蓋了金屬及塑膠兩大類別,包含了壓鑄、注塑、型材沖壓等多種成型技術。公司綜合運用不同原材料及成型技術所制造出的精密結構件產品,可以滿足終端客戶對結構件產品在材料、功能、強度、精密性、密封性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有效節約了客戶尋找不同供應商的時間和管理成本,有利于公司增強客戶粘性、提升產品附加值。
公司客戶資源優質,多為具備較高成長潛力的行業內領先企業,多年密切合作積累了豐富的產品開發經驗。在光伏領域,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SolarEdge、SMA、陽光電源、Tesla等;在安防領域,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海康威視、Bosch、Axis、華為等;在汽車領域,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寧德時代、Grammer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廠商;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的客戶包括Intel、NEC、Honeywell、飛毛腿集團等。公司與高端客戶的合作模式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供求合作關系,而是逐漸過渡到產品的前期合作研發模式,且公司下游涉及光伏、安防、汽車、消費電子等多個細分領域,各領域對產品技術指標的要求存在較大差異,在與不同客戶的合作過程中,公司打磨了多維度的技術能力。
公司持續探索產業鏈其他細分行業,向其他高毛利行業拓展,在機器人結構件、數據中心液冷等領域已有一定布局。公司前期已將機器人定位為未來重點拓展方向,2024年起結合市場調研和拓展情況加速推進機器人業務。2025年3月19日,公司與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2024年9月,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東莞市訊凌新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布局液冷散熱的核心載體,主要面向3C類、AI類的液冷產品,產品包括水冷泵、水冷散熱器、水冷板、水冷模組等。
2022年之前,公司經歷了一輪快速增長,2018年至2021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CAGR(復合年增長率)分別達26%和55%。2022年海外光伏放量,帶動公司業績繼續高速增長,但2023年以來,受到光儲逆變器去庫、消費電子增長乏力、資本開支加大、海外汽車客戶尚未放量的影響,業績承壓,營收增速放緩。2024年,在海外光儲逆變器持續去庫、海外汽車客戶尚未放量的背景下,營收端大幅下滑,資本開支加大、產能利用率不足導致毛利率下滑。此外,公司對國內基地做“關停并轉”并計提減值,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開源證券認為,進入2025年,公司經營拐點或已現。2024年,公司通過戰略轉型,國內“關停并轉”,陸續關停湖南和安徽兩個生產基地;在2024年海外光儲逆變器去庫存的背景下,重點拓展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內外客戶;2024年,公司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營收占比已經達到56%,光伏領域的占比大幅下降,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仍將是公司營收占比最高的行業;2025年,海外汽車客戶迎來放量元年,且海外光儲逆變器去庫已接近尾聲。公司收入端有望恢復,帶動產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恢復,同時公司戰略重心重新調整至海外拓展,高毛利客戶占比有望提升。
開源證券表示,考慮到海外光儲逆變器去庫或已進入尾聲、海外汽車客戶將迎來放量元年、機器人及數據中心液冷業務即將形成收入、公司經營拐點或已現,預計公司2025年至202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1.58億元、56.63億元和72.4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2.5%、36.2%和28.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5億元、3.90億元和6.7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9.4%、110.9%和72.8%,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46元、0.97元和1.68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記者 劉希瑋
(風險提示:本欄目旨在介紹相關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不構成投資建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