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主消息發布前股價蹊蹺漲停 安奈兒“大動作”背后另有隱情?

“童裝第一股”安奈兒(002875)又有大動作。6月2日晚間,公司公告稱籌劃控制權變更相關事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出現漲停。
股價提前漲停
6月2日晚間,安奈兒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曹璋、王建青夫婦的通知,其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項。曹璋、王建青夫婦擬通過向交易對手方轉讓公司13.03%的股份等方式,使交易對手方獲得公司控制權。本次的交易對手方主要從事投資管理業務。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曹璋、王建青分別是安奈兒單一第一大、第二大股東,兩人合計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7.38%的股份。
就在披露公告的前一交易日(5月30日),安奈兒股價出現漲停,當日成交金額為2.51億元。值得關注的是,5月28日、29日,公司股價也出現放量上漲,其中,5月28日成交金額為2.22億元,換手率為8.15%,股價上漲5.71%;5月29日成交金額為2.49億元,換手率為8.80%,股價上漲1.19%。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收盤,安奈兒獲主力資金凈流入6411.21萬元,凈流入額創2024年10月17日以來新高。從成交金額來看,截至5月27日,安奈兒5月成交額共計為16.36億元,日均成交額為1.02億元。
這也意味著,在安奈兒披露易主公告前,公司股價已經出現明顯異動。
安奈兒主營業務為“ANNIL安奈兒”品牌童裝的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品牌運營及產品銷售,被稱為A股“童裝第一股”。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6.39億元,同比下降20.70%;歸母凈利潤為-1.15億元。這是公司連續第五年虧損,2020年至2023年,安奈兒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82萬元、-302.9萬元、-2.37億元、-9955萬元。
另有“楊波”?
在此次籌劃控股權易主前,安奈兒曾嘗試過其他資本運作。
2022年,安奈兒啟動科技戰略轉型,將電子束接枝技術應用于童裝面料研發。為強化研發能力,公司向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安奈兒研發設計有限公司(下稱“研發設計公司”)注入資金。
2022年8月,研發設計公司與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成立聯合研究中心,聚焦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技術,計劃3年投入研發經費1000萬元。隨后,研發設計公司以51%的持股比例,與水木聚力接枝新技術公司合資設立安奈兒水木科技(注冊資本1000萬元),推動抗病毒抗菌面料產業化。
值得關注的是,安奈兒宣布將電子束接枝抗病毒面料投入量產后,原本8元/股的股價在2022年最后兩個月里大漲超過200%,收獲9個漲停,并于2022年12月23日創出29.62元/股的歷史新高。
2023年12月15日,安奈兒披露《關于擬收購深圳創新科技術有限公司22%股權的公告》,擬以現金4.4億元從卓云智創處收購創新科22%的股權。創新科是一家以大數據存儲系統為基礎,集數據中心、云服務和大數據服務為一體的企業。
2024年3月,深交所多次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因創新科其他股東不放棄優先購買權而終止交易的風險等問題。
無論是研發抗病毒面料,還是跨界收購,安奈兒均收到了行政監管措施。2023年1月,公司被認定的違規事實是“未客觀反映項目實際量產時間、技術效果及專利風險;未充分提示量產可行性、抗菌效果驗證等不確定性等”。2024年4月,被認定的違規事實是“未及時披露擬收購創新科股權的持續盡調進展,且未充分提示盡調結果對交易的風險影響等”。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證監會2025年2月13日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投資者楊波實際控制多個證券賬戶,以連續交易、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交易、拉抬、虛假申報、封漲停等手段操縱“安奈兒”等多只股票,違法所得合計1.4億元。證監會決定沒收楊波違法所得1.4億元,并處以1.4億元的罰款。
那么,此次停牌前公司股價出現放量漲停的背后,是否還有其他“楊波”?公司是否存在內幕信息泄露?3日,記者通過郵件聯系安奈兒,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相關回復。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