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戰略賦能成長 國電南自:財務健康構筑投資護城河


5月22日,國電南自(600268)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在南京浦口高新科技園召開。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代表,國電南自2024年以亮眼的業績表現和前瞻性布局,向市場傳遞出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大眾證券報》記者借公司召開股東大會之際進行了微調研。
凈利潤再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4年,國電南自實現營業收入90.3億元,同比增長18.5%;凈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50.1%,已是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這一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持續深耕與市場拓展的精準發力。前次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8.98%。
記者注意到,2024年,國電南自銷售費用同比增長7.65%,職工薪酬、中標費等費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一般而言,銷售費用的增長是公司在市場推廣方面投入了更多資源,以擴大市場份額。值得疑問的是,2024年公司哪一項業務的市場份額變化較大?
“2024年,公司累計完成訂貨合同金額115.63億元,同比增長11.51%。同時,公司依托‘5+2’產業體系,形成研發、制造、工程服務一體化產業鏈。”面對上述問題,國電南自財務總監、董秘董文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解釋,“過去一年,公司在電網自動化、電廠及工業自動化、信息與安全技術產業領域等訂貨金額同比均有所增長。”
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凸顯
年報還顯示,國電南自2024年財務費用為1546.13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873.61萬元下降46.20%。2024年,公司全年財務費用降幅較大,公司是如何優化債務結構的?
面對疑問,國電南自管理層將這一財務風險管控歸結于公司精準的債務管理與融資策略。
“在優化債務結構方面,公司強化風險管理,嚴格控制綜合融資成本。”對此,董文告訴記者,“一是公司加大回款力度,上年度回款101.5億元,充分考慮經營狀況、現金流情況、償債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融資規模與結構,避免過度融資,有息負債從2023年末的5.78億元壓降到2024年末的2.84億元(不含利息),壓降50.87%。同時,公司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金融政策變化及市場利率情況,嚴格融資風險管理,確保公司融資活動安全、規范、有序開展。”
“二是公司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鞏固與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合作關系,爭取更優授信額度與貸款條件,積極拓寬直接融資渠道,不斷優化債務融資結構。三是緊跟國家金融政策導向,積極探索新興融資渠道,如綠色金融等。對于符合綠色產業政策的項目,申請綠色貸款,享受政策優惠。”董文進一步表示。
股東大會傳遞業務亮點
2025年,國家“雙碳”戰略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能源行業帶來歷史性機遇。國電南自憑借技術積淀與前瞻布局,成為核心受益者。我國正在全力推進智能電網與新能源建設,這一舉措將利好公司哪些方向的業務?
對于上述問題,董文表示:“公司業務覆蓋電力行業發輸變配用各環節,技術產品有長足積累。隨著國家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與建設,公司積極參與國家智能電網和可再生能源專項重大科技項目,布局新能源、儲能、虛擬電廠、柔直控保、人工智能等戰新產業,持續服務國家電力能源的綠色低碳安全戰略轉型。”
從股東大會傳遞的信息看,國電南自具備多重投資亮點。2024年,公司擬每10股派現1.4元,分紅率達到41.76%,為公司近三年來最高的股息支付率。盤面顯示,2023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到56.44%。其中,2023年公司年度股價漲幅為10.16%;2024年公司年度股價漲幅為17.24%;2025年至今,公司股價漲幅已經達到21.13%。5月22日,國電南自召開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的當天,公司股價摸高至8.31元/股,為2025年年內股價新高。
從傳統電力自動化到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從國內市場深耕到海外市場突破,國電南自正以科技創新重塑行業格局。面對2025年的政策變化,董文認為:“今年,公司將持續跟蹤國家相關政策變化,積極開拓市場,把握市場和行業技術變革先機,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努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