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東擬減持 股價不跌反漲 飛力達股價14日收獲“20CM”漲停

周三,滬深A股雙雙收陽,物流板塊大漲2.52%,位居行業漲幅榜前列。個股方面,飛力達(300240)股價收獲“20CM”漲停,盤中封單一度超過10億元。14日早盤,飛力達股價低開近2%,開盤后,該股股價震蕩走高;午后,在大盤買盤推動下成功封板。截至收盤,該股股價上漲20.05%,報收9.82元/股,成交額為10.3億元,換手率為32.17%。
14日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開源證券西安太華路證券營業部、華源證券武漢分公司、長江證券深圳福華路證券營業部、2家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買入超過1.14億元。
資料顯示,飛力達是一家專注于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公司始終圍繞國家戰略及客戶國際產業布局,通過公路、鐵路、公鐵聯運及鐵海聯運等方式,為客戶提供中歐跨境、東盟跨境等多線路的跨境運輸服務。
從業績來看,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16億元,同比增長31.69%;凈利潤虧損1174.12萬元,同比由盈轉虧。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4.31億元,同比下降7.11%;凈利潤為59.96萬元,同比增長120.55%。對于去年凈利潤下滑,公司表示原因眾多,國際海運價格上漲,加大成本壓力;部分地區制造業產業鏈重構遷移,綜合物流服務收入下滑,且業務調整產生一次性成本支出;部分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項目處于培育期,前期投入高、毛利率低;財政補貼減少,稅收優惠政策到期,稅費上升;境外子公司受匯率波動影響,匯兌損失增加。
不過,公司對于海外物流建設方面有不少舉措。飛力達日前表示:“基于全球供應鏈重構趨勢與目標行業客戶深度分析,公司制定差異化推進路徑,東南亞地區以泰國、越南為重點強化網絡布局,深化區域資源整合與本地化運營。馬來西亞、墨西哥聚焦市場開拓,著力突破電子、汽車等目標產業集群。中東、歐洲、美洲等戰略儲備區域,以前瞻性市場研究為基礎,推進政策適配與機會儲備。同時,公司通過搭建數字化中后臺系統,實現跨區域資源整合與協同,持續提升全球化供應鏈服務能力,為智造企業高效出海提供全鏈路戰略支撐。”
記者注意到,飛力達于5月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亞通汽修”“吉立達投資”“飛達投資”擬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110萬股。該消息公布當天,飛力達股價下跌2.35%;不過此后兩個交易日,該股探底回升;14日,該股更是收出長陽,股價創出階段新高。
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飛力達周三股價大漲,主要還是受到行業板塊走強帶動,考慮到公司控股股東未來減持的壓力,投資者在操作上切忌盲目追漲。”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