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技術+量產”驅動 人形機器人頻現投資機會
5月12日,A股人形機器人板塊大漲3.69%,襄陽軸承、科力爾等個股股價漲停。業(yè)內人士認為,人形機器人作為AI物理化落地的核心載體,在“政策支持明確、技術降本加速、量產元年”三重利好驅動下,2025年有望成為行業(yè)爆發(fā)的起點。
人形機器人概念股集體上漲
盤面顯示,拓斯達、雷迪克、埃夫特-U、通力科技、襄陽軸承、科力爾、銳科激光、兆威機電、慈星股份、五洲新春等個股股價12日分別上漲20.01%、13.98%、13.3%、11.09%、10.01%、9.98%、9.89%、7.66%、7.21%、7.12%。
個股公司中,襄陽軸承12日上漲10.01%,全天換手率25%,振幅達15.96%。Wind數據統(tǒng)計顯示,近5個交易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38.44%,近30個交易日累計上漲21.88%。此前的5月5日,襄陽軸承一項名為“一種輕卡前橋輪轂軸承單元”的專利申請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了披露。該專利摘要顯示,本次發(fā)明屬于輕卡輪轂軸承單元技術領域,它主要是為慶鈴KV100輕卡100P前橋提供一種質保里程達50萬公里的輪轂軸承單元。
同樣在12日股價漲停的科力爾,其近日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fā)的發(fā)明專利證書,專利名稱為“一種高低雙電壓雙頻率集成罩極電機”,授權公告日為2025年4月22日,專利權保護期限為自申請日起20年。該專利屬于電機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高低雙電壓雙頻率集成罩極電機,包括電機主體、設置在電機主體上的輸出軸、設置在電機主體外側的上殼體和下殼體。不過,需要提醒的是,5月7日,該公司董事聶鵬舉減持公司股份15萬股。
機器人賽道受寵愛
“五一”過后,人形機器人在多地亮相。其中,5月7日,“聯想 Tech World 2025 創(chuàng)新科技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會上,“聯想樂享壹號”人形機器人正式亮相。實景演示中,該機器人表演了一段太極拳,展現了肢體協(xié)調能力;即興業(yè)務問答中,其能調用聯想全系業(yè)務數據對問題進行解答。近日,中興通訊副總裁、有線產品市場總經理胡俊劼透露,中興通訊正在切入陪伴機器人賽道。今年3月,中興通訊和四川天鏈合作的“Tina”人形機器人首次亮相,主要面向B端。
“根據行業(yè)領先者特斯拉的量產計劃,2025年將生產1萬臺Optimus機器人,產能擴展至每月1000臺;2026年月產能將達到1萬臺,2027年進一步提升至每月10萬臺。”山西證券分析師姚健認為,“行業(yè)2025年進入量產元年,我們認為隨著數據積累、大模型迭代以及硬件成本下降,人形機器人大規(guī)模走向工業(yè)以及家用場景值得期待。”
“廠房里的機油味,到現在還‘揮之不去’。”12日,南京一券商分析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因為堅定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yè),‘五一’假期后的第一周,我和幾個同事去調研了杭州、寧波幾家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除了行業(yè)技術、上市公司基本面,我們研究了這些公司員工收入情況,實地看了企業(yè)的廠房設備、辦公大樓等,并根據它們的量產節(jié)奏,甄選更具有價值的標的。”
投資策略上,光大證券分析師黃帥斌表示:“從人形機器人量產的角度來看,2025年將會是突破性的一年。萬臺級別的量產將帶動下游產業(yè)鏈進入確定性放量階段,而萬臺級別的數據采集和訓練有望真正解決數據匱乏的難題,推動人形機器人向更泛化、更實用的階段發(fā)展。”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