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業績“變臉” 智立方扣非凈利潤一路滑坡只剩2021年的三成
2022年7月11日,是深圳市智立方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立方”,301312)的大日子。這一天,挾上市前三年向好業績的智立方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公司股價較發行價72.33元/股收漲20.27%,短短一個月,股價持續上行且逼近177元/股(以下均為后復權)。
然而,智立方上市當年扣非凈利潤就“變臉”下降。2023年,公司營收、盈利雙雙驟降;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扣非凈利潤繼續較大幅度下滑,只剩上市前一年的三成左右。
上市前三年業績增長喜人
智立方表示,公司屬于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是專注于工業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包括工業自動化設備、自動化設備配件及相關技術服務。
公司核心業務為自動化測試設備及自動化組裝設備業務,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電子煙、工業電子、汽車電子、半導體等領域客戶產品的光學、電學、力學等功能測試環節,以及產品的組裝環節,幫助客戶實現生產線的半自動化和全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品率。
上市之前三年的2019年至2021年,智立方營收持續向好,從2.82億元增長至5.49億元,幾乎翻番,尤其是2021年營收增速高達55%以上。盈利方面,公司歸母凈利潤持續兩位數增長,扣非凈利潤也實現了持續增長,歸母凈利潤到2021年幾乎翻了一倍,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增速都在20%上下。
上市后盈利一年不如一年
遺憾的是,智立方上市前的業績喜人態勢在上市后戛然而止。
2023年4月份,公司交出了增長“急剎車”的2022年成績單——營收由2021年的增長55%以上陡變為下滑7.35%,歸母凈利潤增幅僅為1.48%、遠低于2021年,扣非凈利潤則轉為下滑3.42%。
從營收、扣非凈利潤角度來看,智立方上市當年業績就“變臉”,所幸降幅不大。
不料,智立方2023年業績全線加速滑坡,營收下降近16%,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母凈利潤等盈利指標全部大幅下滑40%左右,更能體現主業盈利情況的扣非凈利潤降幅近53%。
金額上體現的公司業績倒退更直觀,2023年,5090多萬元的扣非凈利潤還不及上市前2021年1.12億元的五成,營收也比2021年的5.49億元少了1.22億元。
2023年如此業績表現,智立方自己都看不過去,公司董事長邱鵬在致股東信中開篇寫道:“2023年是智立方上市后交出的第一份完整年度的報告,這份報告著實不能令人滿意。不必也不需尋找任何外在的理由或借口,因為我們的今天就是我們過往的工作自然的結果而已。”
反思和加速變革后的2024年,智立方營收出現了近30%的明顯增長,但是盈利情況仍然一年不如一年,繼續較大幅度滑坡,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母凈利潤等盈利指標均繼續下降20%左右,扣非凈利潤降幅則達到32%以上。
盈利再開倒車的結果是,上市后的第二個完整年度,智立方扣非凈利潤只有上市前2021年的三成左右,歸母凈利潤也幾乎較2021年“腰斬”,只有營收略高于2021年。
一年多來股價曾多次破發
營收較上市前的2021年幾乎原地踏步,盈利大幅縮水的背后,智立方多個盈利、營運能力的關鍵指標變差。Wind數據顯示,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從2021年的34.21%大降至2024年的5%,毛利率從近41%降至26.69%,凈利率幾乎“腰斬”至10.70%,營業周期從161.15天放緩至223.84天,存貨周轉率從超過4下降為2.66,應收賬款周轉率從5出頭下降為4出頭,流動資產周轉率從近2大降至0.44。
股市是公司經營、業績的一面鏡子。上市兩年半左右,智立方2025年4月25日的收盤價并不比上市首日收盤價高多少。
尤其是2023年12月公司股價快速下行后整體表現不佳,2024年2月來曾多次收盤或盤中破發,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初在盤中創下66.23元/股的上市以來低點。
面對上市后的業績表現,智立方董事長邱鵬指出,2024年是智立方加速變革的一年,2025年則將是深化變革的一年,并一直強調要持續提升原有賽道的競爭力,加速既定賽道的開拓和發展。
從邱鵬在致股東信中的表述來看,最近兩年業績表現的背后,公司深化原有業務(第一增長曲線)在電子產品檢測和組裝賽道布局的同時,開拓新業務(第二增長曲線)半導體賽道。新舊賽道能否達到預期或者取得好的成果,影響著公司的業績表現。
只是,看到自身問題的智立方,未來能否通過變革擺脫上市后業績滑坡的不利局面,穩住原賽道并通過新賽道取得切實的新發展,市場和投資者均拭目以待。
事實上,IPO實際募資6.67億元的智立方上市后,其募投項目延期情況同樣令人矚目。尤其是近日公司再發公告稱部分募投項目延期,對此本報將繼續關注。記者 陳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