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年報預約披露日僅20天變更審計機構 ST宇順“臨陣換所”背后藏玄機

ST宇順(002289)“臨陣換所”。2025年4月9日,ST宇順發布《關于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而2024年12月14日,公司曾發布過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公司在距離2024年年報預約披露日期(2025年4月29日)僅20天的時候選擇再度變更,背后有何故事?
去年末新聘審計機構主動辭任
2024年12月14日,ST宇順發布關于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根據公司2023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司擬聘任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利安達所”)為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及內部控制審計機構,鑒于其項目排期、人員安排等原因,為保證公司2024年報審計項目總體進度安排不受影響,利安達所向公司提交了辭任函,辭任2024年年報審計工作。
綜合考慮公司現有業務狀況、發展需求等因素,公司擬聘任祥浩(廣西)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祥浩所”)為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審計機構和內部控制審計機構。
根據ST宇順2025年4月9日公告,“近日,祥浩所因人力資源配置和工作安排的原因,無法繼續為公司提供審計服務,因此向公司提交了辭任函,辭任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及內部控制審計工作?!?/p>
Wind數據統計顯示,利安達所為ST宇順2018年至2023年年報審計機構,其中2022年、2023年利安達所均為當年年報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
頗為蹊蹺的是,祥浩所已于2024年底被聘任,為何會在年報即將披露之際,出現因人力資源配置和工作安排導致無法繼續為公司提供審計工作的情況?
“公告里寫的是‘無法繼續’,怎么理解這個‘繼續’?是不是已經開始準備審計了,但是雙方因審計意見溝通未達成一致?一般上市公司‘臨陣換所’為了雙方體面,都會說是因為人員安排不了之類的原因。”9日一位市場人士提出疑問。
再現“亞太所”身影
根據ST宇順4月9日公告,此次擬聘任深圳正一會計師事務所(下稱“正一所”)為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審計機構和內部控制審計機構。
公開資料顯示,正一所成立于2005年1月17日,于2022年10月完成證券服務業務備案。2023年年末,合伙人數量為6人,注冊會計師人數11人,簽署過證券服務業務審計報告的注冊會計師人數6人。2023年度經審計的收入總額360.69萬元,審計業務收入36.17萬元,證券業務收入324.52萬元。此外,2023年上市公司審計客戶家數1家,其行業為制造業,審計收費160萬元。
此次,項目合伙人、擬簽字注冊會計師分別是張燕和藍賢忠。值得關注的是,這2位在入職正一所前分別是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下稱“亞太所”)質量控制委員會委員和亞太合伙人以及江西分所負責人。
誠信記錄中顯示,張燕曾于2022年8月29日收到黑龍江證監局的警告處罰。根據當時公告,亞太所對公準股份2016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于2017年5月26日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經查,亞太所出具的前述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簽字注冊會計師為潘前、張燕,審計收費為40萬元。張燕作為公準股份2016年審計項目的簽字注冊會計師,是亞太所出具2016年虛假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值得關注的是,誠信記錄雖未有藍賢忠受到處罰的記載,但其曾收到過監管函。根據*ST群興2021年8月25日披露的公告,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下發監管函。監管函顯示,藍賢忠作為*ST群興2020年財務報告審計機構簽字會計師,分別于2021年4月30日、2021年6月3日出具《2020年度營業收入扣除情況的專項審核報告》,兩份審核報告對營業收入扣除情況說明存在較大差異。
值得關注的是,財政部2024年對亞太所的城投業務進行處罰,暫停其經營業務12個月,這是近年來會計師事務所被罰暫停期限最長的案例。亞太所目前已經更名為北京郎鑒企業管理咨詢中心。
距離預約披露日僅20天變更審計機構,ST宇順“臨陣換所”背后有何故事?帶著上述疑問,9日,記者郵件聯系公司,并未收到相關回復。記者致電公司后,公司投資者熱線接聽電話的一女士表示“我們不接受媒體采訪”。
更令人關注的是,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2019年修訂)的規定,設立特殊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滿足:(一)有15名以上由注冊會計師擔任的合伙人,且合伙人均符合本辦法第十條至第十二條規定的條件;(二)有30名以上的注冊會計師;(三)有書面合伙協議;(四)有經營場所。
那么,正一所是如何獲得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資質的?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