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產量大增驅動利潤增長 恒邦股份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758億元 凈利潤5.37億元
3月26日晚間,恒邦股份(002237)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58.01億元,同比增長15.6%;歸母凈利潤5.37億元,同比增長4.1%。公司在黃金礦產資源開發、貴金屬冶煉及高新材料研發等主營業務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源綜合利用驅動盈利增長
恒邦股份的核心業務圍繞黃金冶煉及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展開,其獨特的經營模式成為公司盈利的重要引擎。與傳統的礦業企業不同,恒邦股份較少依賴自有礦山資源開發,而是通過外購金精礦、復雜礦及含貴金屬的伴生礦,依托先進的冶煉技術實現資源的高效回收。這種“輕礦山、重冶煉”的模式不僅降低了資本開支壓力,還通過多元化的原料采購渠道,有效規避了單一資源供應的風險。
在具體業務中,公司以黃金、白銀為主要毛利來源,同時通過回收銅、鉛、鋅、鉍、銻等高附加值稀散金屬,顯著提升了利潤彈性。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黃金產量達95.98噸,白銀825.68噸,電解銅19.41萬噸,硫酸113.69萬噸。這種多金屬協同回收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還為公司創造了額外的利潤增長點。
此外,恒邦股份通過優化物料配比和工藝流程,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例如,公司通過處理復雜金精礦,實現了有害元素的產品化處置,既符合環保要求,又提升了經濟效益。這種“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模式,正是恒邦股份在行業中獨樹一幟的核心競爭力。
國際領先的冶煉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
技術是恒邦股份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多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了強大的技術創新體系。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擁有27項發明專利和58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包括多項國際領先的黃金冶煉和資源回收技術。例如,“高砷復雜金精礦多元素的提取方法”和“濕法黃金冶煉廢渣的處理方法”等專利技術,不僅提升了回收效率,還大幅降低了環境污染。
公司在技術研發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完善的科研平臺。恒邦股份設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與中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成立了多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些平臺不僅推動了產學研深度融合,還為公司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技術人才。2024年,公司的“高砷復雜金精礦綠色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在環保政策日益趨嚴的背景下,恒邦股份通過專有技術實現有害元素的無害化處理,不僅滿足了環保要求,還為企業贏得了政策支持和社會認可。例如,其“復雜金精礦綜合回收技術改造工程”被列入國家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和循環經濟示范項目,成為行業綠色發展的標桿。
全產業鏈布局打造行業龍頭
年報顯示,規模優勢是恒邦股份可持續發展的另一大支柱。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建成3套火法冶金系統生產線,具備年產黃金98.33噸、白銀1000噸、電解銅25萬噸的產能。2024年,盡管受到市場波動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產量仍接近滿負荷運行,顯示出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市場適應性。
規模效應的另一體現是公司的完整產業鏈布局。從地質勘探、采礦、選礦到冶煉、精煉和深加工,恒邦股份已構建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模式。這種全產業鏈覆蓋不僅降低了中間環節成本,還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完成儲量備案的查明金資源儲量為150.38噸,為未來自給原料的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外,公司正積極向高附加值領域延伸。例如,在半導體材料等高純金屬新材料領域的布局,將為恒邦股份打開新的增長空間。未來,隨著產業鏈的進一步深化,公司有望在稀貴金屬提純和深加工領域實現更大突破。
擬10派1.41元
值得注意的是,恒邦股份當晚還公告了公司2024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約1.41元(含稅), 占公司202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30.16%,剩余結轉下一年度。
劉彬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