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重股護盤 股指午后“V型”反彈 震蕩市中防御性板塊成“避風港”
周一,大盤午后探底后出現“V型”反彈,三大指數尾盤全線翻紅,大小盤指數走勢分化,萬得微盤股指數下跌近4%,中證2000指數下跌1.9%。深海科技、旅游酒店等板塊上漲,算力、ST等板塊下跌;兩市成交額減少至1.5萬億元以下。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市公司逐步進入業績披露密集期,疊加不確定因素增加,前期持續上漲的題材股調整壓力較大,近期操作上仍應堅持以防御為主。
大小盤指數分化加大
周一,A股市場大小盤指數分化加大,微盤股指數盤中一度下跌超過5%,中證2000指數一度下跌超過3%,而代表大盤藍籌的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表現堅挺。兩市超過3800只個股下跌,而銀行、紅利資產等權重股逆市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15%,報3370.03點;深證成指上漲0.07%,創業板指上漲0.01%。兩市24日共成交1.45萬億元,較上周五減少1001億元。
從行業來看,深海科技、旅游酒店等板塊上漲。旅游出行概念股活躍,張家界、峨眉山A、大連圣亞等漲停。工業金屬板塊漲幅居前,電工合金、北方銅業等漲停。化工股全天強勢,湖北宜化、中毅達等漲停。深海科技題材持續發酵,大連重工四連板,振華重工、南方路機、佛山照明、亞星錨鏈等漲停。
近日,*ST賢豐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部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香雪制藥等公司披露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引發了市場對ST板塊的擔憂,相關個股紛紛調整。
此外,算力租賃概念股大跌,浙大網新、福鞍股份等跌停。機器人概念股持續調整,青海華鼎、遠東傳動、奇精機械、襄陽軸承、寧波東力等跌停。華為鴻蒙概念股下挫,國華網安、達華智能、網達軟件等跌逾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4日大盤震蕩整理,港股幾大指數卻集體回暖。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0.91%,國企指數上漲1.24%,恒生科技指數上漲1.72%。
耐心在防御板塊中挖掘機會
周一市場呈現分化,巨豐投顧郭一鳴認為,這既是周期性風格切換,也是監管趨嚴、流動性偏好變化與業績周期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前市場波動受政策、情緒與基本面共振的影響,短期內小盤股調整壓力猶存,但從長期看,A股結構性行情將圍繞業績確定性與政策導向展開。投資者需理性應對,在風格切換中把握估值和業績的平衡點,耐心在防御板塊中挖掘機會,利用短期調整逢低布局。”
歷史數據顯示,A股存在顯著的“財報效應”,即每年4月、7月、10月的財報披露期,業績增速對股價的影響顯著增強。長城證券認為,當前進入上市公司業績披露密集期,疊加不確定因素增加,前期持續上漲且位于估值高位的行業回調壓力會比較大,近期交易會更多圍繞業績驗證展開,投資機會大概率會集中在:一、迎來拐點或者業績強勁的行業;二、有新的催化點持續出現的板塊。科技方向是核心關注領域。高端PCB受益于AI算力、新能源汽車及消費電子創新的多重驅動。深海科技則受益于國家戰略支持和技術產業化加速。消費板塊具備低估值修復潛力(家電、食品飲料市盈率低于歷史均值),疊加政策刺激,有望提振需求。
“短期可以防御為主,規避連續虧損、負債率高、現金流緊張的高風險微盤股,警惕ST股進一步殺跌;配置滬深300指數中金融、消費、央國企高股息板塊,如銀行、保險、公用事業。中長期布局則可精選業績穩健、處于景氣賽道卻因市場恐慌被錯殺的小盤成長股,如高端制造、生物醫藥領域;同時關注政策催化方向,如海洋經濟、科技自主中的深海科技、人工智能等主題性機會。”郭一鳴24日盤后分析指出。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