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市場回暖 “中國資產”受追捧 存量資金博弈下關注基本面變化
周二,大盤呈現強勢震蕩的走勢,上證綜指上漲3.63點,漲幅為0.11%;深證成指上漲56.93點,漲幅為0.52%;創業板指上漲13.51點,漲幅為0.61%。兩市18日共成交15197億元,較周一減少533億元。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大盤持續震蕩,成交量有所減少,板塊持續輪動。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業績陸續披露,投資者近期應密切關注基本面的變化。
大盤強勢整理
周一美股反彈,中概股普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4.03%。受外圍市場走強帶動,周二滬深A股早盤雙雙高開。其中,上證綜指高開0.25%,深證成指高開0.38%。開盤后,上證綜指沖高后回落,全天呈現強勢震蕩的走勢。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11%,報收3429.76點。深證成指18日走勢強于上證綜指,當日收出小陽線,漲幅為0.52%,報收11014.75點。創業板指18日上漲0.61%,盤中一度上漲超過1%。
18日個股漲多跌少。滬市方面,上漲的有1241只,下跌的有969只;深市方面,上漲的有1634只,下跌的有1137只。兩市18日共成交15197億元,較周一減少533億元。
今年以來,以DeepSeek為代表的本土AI技術突破,打破了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壟斷地位。中國科技企業憑借低成本、低GPU(圖形處理器)依賴及政策支持,展現出技術貨幣化的廣闊前景。今年以來,傳統上被視為 “避險天堂” 的美股吸引力減弱,投資者開始轉向估值洼地與增長潛力并存的中國資產。瑞銀報告顯示,過去一個月海外投資者加速布局港股,資金主要來自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機構均上調中國股市評級,認為消費與科技板塊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香港恒生指數18日上漲超過2%,盤中再創年內新高,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計漲幅超過20%。
ST板塊走弱
從18日板塊表現來看,貴金屬、醫療服務、白色家電等板塊領漲,林業、專業連鎖等板塊走勢較弱。概念股中,高壓快充、PEEK材料、航運概念等板塊領漲,風沙治理、ST板塊大幅調整。記者注意到,隨著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績差股風險逐步加大。ST板塊18日下跌0.34%,有10只個股跌停,其中不乏周二剛剛“戴帽”或“披星戴帽”的品種,如ST中青寶“20CM”跌停,*ST東方、ST華聞、ST聯合“一字”跌停。
受到國際金價上漲的刺激,周二黃金概念股上漲1.69%。個股方面,明牌珠寶、登云股份、萊紳通靈漲停。消息面上,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為0.2%,低于原預期的增長0.6%,前值從-0.9%下修為-1.2%。此外,瑞銀集團成為最新一家上調黃金目標價的銀行,理由是全球貿易戰持續升級的可能性增加。有分析師預計,貿易緊張局勢將繼續推動投資者涌向黃金這一終極避險資產。本周一,瑞銀分析師在報告中稱,隨著貿易沖突的持續,黃金在不確定時期作為價值儲存工具的角色日益凸顯,未來四個季度金價或將達到每盎司3200美元,高于該行之前預測的3000美元。
持續關注權重股動向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大盤持續震蕩,板塊持續輪動。投資者近期在跟蹤權重股走勢的同時,可重點關注上市公司年報情況。
中信建投認為,AIDC(自動標識與數據采集)行業目前正處于需求啟動期,類似于2020年上半年的新能源行業——產業趨勢已得到從上到下的認可,產業鏈中卡脖子環節(柴油發電機、鉛酸電池等)已開始漲價,但大部分環節并未擴產,股價上漲主要是估值驅動和業績預期的上修。AIDC電源產業鏈具備輕資產、高毛利、高周轉的特點,與逆變器具備可比性,有望成為彈性最大的品種。
天風證券指出,三大運營商在人工智能領域持續布局:中國移動加速人工智能創新突破;中國電信深入開展“AI+”,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引擎;中國聯通在智能技術創新方面,積極落實“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形成技術領先的自主可控能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發展。AI時代下的運營商,云、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和算力資源利用率有望顯著提升, 從而帶來重估機會。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數量逐步增加,部分績差股風險開始釋放。近期市場仍屬于存量資金博弈,滬指在突破3400點之后可能有整固要求,投資者在操作上應注意板塊輪動的節奏,后市在跟蹤權重股走勢的同時,應密切關注公司基本面的變化。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