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股大幅走高 科技股全線回調 成長方向或仍是市場投資主線
13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創業板指領跌。盤面上,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煤炭板塊因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及國內需求預期升溫走強,電力、燃氣、石油、鋼鐵等資源股盤中集體拉升。科技股持續走弱。
業內人士表示,“四月決斷”窗口臨近可能加劇市場波動,科技股的分化可能進一步加劇,但產業政策催化的賠率交易仍將是市場交易的核心,科技成長板塊的內部輪動有望延續。科技股長牛邏輯未變,而板塊也正從此前的題材炒作逐步向業績兌現過渡。
資源板塊逆勢拉升
周四,A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后窄幅震蕩,午后延續弱勢,尾盤跌幅略有收窄。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39%,報3358.73點,深證成指下跌0.99%,創業板指下跌1.15%,科創50指數跌幅達 2.11%。兩市成交額為1.61萬億元,較周三縮量771億元,個股跌多漲少,超3700只股票下跌。港股亦大幅走低,恒生科技指數一度跌超3%。截至收盤,恒指跌0.58%,報23462.65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67%,報5747.77點。
早盤市場嘗試沖高,但科技股集體回調影響指數。午后煤炭、貴金屬等資源板塊逆勢拉升,煤炭股掀漲停潮,大有能源、美錦能源等多股封板,新集能源漲超8%,晉控煤業、鄭州煤電漲近7%。消息面上,市場傳出今年煤炭行業供給端有望收縮的消息。2月28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聯合發布倡議書,從嚴格執行電煤合同、推動煤炭產量控制、推動原煤全部入洗、控制劣質煤進口、加強行業自律五個維度對煤炭行業發展提出倡議。
海工裝備概念股大漲
海洋經濟相關板塊突然發力,海工裝備概念股集體沖高,巨力索具、中船科技、天海防務等多股漲停,帶動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板塊指數漲幅居前。海洋經濟領域近期頻獲頂層關注。山東省在2024年就明確將海洋裝備制造列為重點發展領域,提出通過跨界融合加速海洋經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打造智慧海上風電等示范場景。近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被再次強調,船舶制造等海工裝備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成為重要議題。政策的支持為海工裝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環境,增強了市場對海工裝備概念股的信心,推動了相關股票的上漲。
此外,黃金概念股盤中發力走高,截至收盤,明牌珠寶漲停斬獲3連板,萊紳通靈亦漲停,迪阿股份漲超9%,東方鋯業、玉龍股份、潮宏基等漲逾4%。本周三,受美國2月份消費價格指數增長放緩及美對外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國際金價再度走強,盤中最高觸及2948.9美元/盎司,截至收盤,COMEX黃金期貨漲0.77%,報2943.4美元/盎司。
科技股內部輪動有望延續
今年以來,全球資本流動呈現從美股流出,流入A股和港股抄底布局的趨勢。A股和港股估值低,科技股行情啟動,吸引外資流入。A股AI板塊大漲,港股恒生科技指數創新高,南下資金助推港股走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美國2月CPI數據低于預期,通脹溫和,美聯儲5月降息可能性增大。美國通脹回落為降息提供動力,也利好美股,預計全年降息2至3次。美國通脹數據低于預期,為我國央行降息降準提供基礎,央行可能擇機降息降準。政策釋放全力拼經濟信號,支持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發展,投資者可抓住科技牛機會。科技股賺錢效應可能帶動牛市第二波、第三波行情,隨著行情持續發展,賺錢效應的擴散,居民儲蓄可能轉化為股市資金。”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游曉剛認為:“從輪動來看,近期市場出現了良性變化。人工智能、機器人、算力等概念此起彼伏,反復演繹,并帶動了市場人氣。當主線漲到極致時,會逐步擴散開來。比如當下的算力就可以不斷擴散至銅鏈接、PCB等,機器人就可以擴散至電機、稀土永磁、固態電池等。賺錢效應的擴散還取決于成交量的水平。若賺錢效應能夠持續,亦能引發惜售情緒,為上漲突破減輕大量籌碼壓力。展望未來1個月,‘四月決斷’窗口臨近可能加劇市場波動,科技股的分化可能進一步加劇,但產業政策催化的賠率交易仍將是市場交易的核心,科技成長板塊的內部輪動有望延續。科技股長牛邏輯未變,而板塊也正從此前的題材炒作逐步向業績兌現過渡。成長方向依舊是主線,看好科技成長板塊的內部輪動。”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