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賽分科技:色譜介質下游需求強勁提升
賽分科技(688758)是行業內少數同時具備分析色譜及工業純化領域研發及規模化大生產能力的企業,分析色譜領域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核心產品為應用于生物大分子藥物及小分子化學藥物分析檢測和分離純化的色譜柱和色譜填料,貫穿藥物開發生產的全過程。歷經二十年在色譜層析領域的深耕,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個集研發、生產和全球銷售為一體的實業型企業,全球客戶超過5000家。公司近幾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保持快速增長,2019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GAGR(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5.04%;公司在2020年扭虧為盈,2020年至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GAGR為82.97%。
色譜介質下游需求提升帶動行業增長。近年來,新的藥物形式和給藥技術快速發展,全球生物制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數據,預計2025年全球生物藥市場將進一步達到530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2%;預計2025年中國生物藥市場規模將達到8116億元,2020年至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8.6%。色譜分離技術是對藥物進行分離純化和分析檢測最常用也是最穩定的技術,各類藥物的研發及生產都離不開色譜技術的應用,下游生物制藥行業的需求提升帶動色譜行業市場增長。色譜柱和色譜材料市場主要被大型跨國科技公司所占據,全球工業純化填料市場呈現寡頭壟斷局面,國內企業快速發展,已開始逐步打破由國外巨頭和進口產品主導的競爭格局,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公司具備技術和研發優勢。公司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發展驅動力,在多年持續研發和生產應用中不斷優化和再創新,圍繞色譜介質制備環節形成了微球合成、表面修飾和功能化修飾三大先進的核心技術平臺,在行業內處于發展的前沿,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依托核心技術平臺,結合自身對色譜技術在藥物研發生產過程中應用的深刻理解及對下游新藥研發市場方向的前瞻性判斷,公司以實際應用需求優化研發設計,積極布局下游新興領域,在核殼復合層析介質制備、功能生物大分子合成等領域形成顯著技術創新性優勢,成功研發出核殼復合層析介質、ProteinA親和層析等高質量標準產品并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為mRNA藥物、抗體藥物等新興藥物的大規模生產提供高效的關鍵原料保障和純化工藝開發技術支持。
公司產品種類布局全面。基于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平臺以及在產品實際開發和應用中積累的大量技術訣竅,公司能夠制備出粒徑孔徑高度可控、表面涂層穩定性良好、非特異性吸附低的色譜介質。公司產品種類布局全面,微球涵蓋硅膠、聚合物和瓊脂糖三大基質類型,規格齊全。公司層析介質種類超過100種,分析色譜柱細分規格超過1000種,形成了對抗體、疫苗藥物、胰島素、核酸、重組蛋白等諸多下游應用場景較為全面的覆蓋,滿足客戶多樣化的分析分離需求。
公司布局全球市場,擁有良好市場口碑。公司業務面向全球市場,依托在技術研發、產品性能、質量控制、規模化生產、銷售渠道等多方面的優勢,公司的分析色譜柱產品廣泛應用于抗體、疫苗、核酸、重組蛋白等生物大分子領域的前沿研究,全球范圍內共有超過1000篇論文引用了公司的相關產品,在業界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公司在全球分析色譜領域客戶超過5000家,與包括羅氏、輝瑞、禮來、甘李藥業、正大天晴、齊魯制藥、再生元、Moderna等醫藥集團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并與Agilent、Sigma-Aldrich等行業國際巨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全球化的業務布局以及豐富的客戶資源不僅為公司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同時也使公司緊跟全球醫藥領域前沿研發方向和技術發展趨勢,及時開展創新技術研發及產品迭代更新,快速響應客戶不斷涌現的多樣化需求,形成技術創新與客戶黏性共同良性發展的有利格局,進一步鞏固并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東莞證券表示,公司作為國內分析色譜領域標桿企業,具備技術和研發優勢。預計公司2024年和2025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元和0.24元,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評級。記者 劉希瑋
(風險提示:本欄目旨在介紹相關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不構成投資建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