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石聚彬:科技賦能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新征程
近年來,國家將鄉村振興戰略提升至更高高度,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和政策舉措,旨在加快促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在剛剛召開的2025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在兩會建言中圍繞鄉村振興,提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起到關鍵引領作用,尤其是在當下科技浪潮蓬勃興起之際,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智能升級具有重大的意義。
石聚彬認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智能升級后蓬勃發展,將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共進,吸引科技人才歸巢,為鄉村注入新鮮活力;農民深度融入智能農業產業鏈,收入渠道拓寬、收益穩步增長,推動鄉村邁向全面振興,奏響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的華麗樂章。”
① 鄉村振興 科技先行 龍頭企業引領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科技成為推動農業發展、實現農村繁榮的關鍵力量,而龍頭企業則扮演著引領者和示范者的角色。它們不僅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還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和轉型。
好想你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憑借在科技升級方面的不懈努力,為鄉村振興勾勒出一幅絢麗的畫卷。從紅棗種植的智能化管理,到產品研發的創新突破,再到全產業鏈的“智造”升級,好想你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科技賦能產業的無限可能。
以紅棗種植環節舉例,智能技術助力紅棗種植精準化,能夠有效應對自然災害、病蟲害侵襲,穩定紅棗產量,保障產業根基。隨著品質提升、產量穩定,市場價格得以穩固,棗農收入有了堅實保障,避免因產量波動陷入 “豐產不豐收” 的困境,持續激發農民從事紅棗種植的積極性。
“以我所在的企業為例,好想你僅種植環節就設立了近500項標準,整合編撰成《棗樹種植標準化管理技術手冊》,指導棗農依照這些標準進行農業生產,從而實現了從育苗到采收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針對紅棗儲存問題,好想你建立了紅棗‘五星級賓館’,紅棗采摘后將在第一時間進入好想你冷庫中保存。獨創的冰溫保鮮技術,保證了紅棗新鮮度始終如一。多年的生產實踐,多達20余萬條數據分析,好想你早已形成科學儲藏流程?!笔郾蛘f。
石聚彬指出,好想你多年來積極擁抱科技,推動智能升級,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通過好想你的示范效應,更多的農業企業將加入到科技創新的行列中來,共同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②產業援疆 好想你打造鄉村振興新動能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說:“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石聚彬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好想你便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發展的目光投向了廣袤的新疆大地,開啟了產業援疆的壯麗篇章。以先富促共富,33年來以紅棗為媒介,以產業為支撐,奏響了豫疆民族團結進步與企業發展的“雙贏”樂章。
好想你從706個紅棗品種中選擇最優質的品種——新鄭灰棗,采用百年古樹接穗,把優質紅棗引入新疆。20余年的援疆工作,好想你技術人員累計培訓鄉村干部及棗農15萬余人次,幫扶帶動南疆地區種植紅棗面積從過去不足萬畝到現在600余萬畝,在紅棗成熟季來臨時,好想你通過外采形式第一時間收購當地新鮮頭茬好棗,至今累計已在新疆采購紅棗、核桃等農產品達60億元,既保障了當地棗農收入,又讓消費者獲得“從田間到餐桌”的良好溯源體驗。
好想你在新疆構建了一條完整的紅棗產業鏈,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不僅加快了阿克蘇、哈密等地農業產業化進程,有效帶動當地特色農業資源的轉化增值,也帶動周邊農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公司也先后獲得“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2024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召開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好想你公司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這一榮譽不僅彰顯了好想你作為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擔當,更深刻體現了好想你在促進民族團結、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不懈努力與顯著成效。
③鄉村振興 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培育 缺一不可
鄉村振興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涉及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培育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之間如何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石聚彬提出自己的建言。
一方面,政策扶持是鄉村振興的保障。國家財政可統籌安排,在涉農專項資金中設立農業智能升級專項基金,支持農業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針對開展智能化種植、養殖、加工項目的龍頭企業,依據項目創新性、可行性、帶動性等指標評定,給予資金扶持,確保資金精準“滴灌”關鍵項目。同時,各地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優先預留農業智能產業發展用地。采取靈活多樣的供地方式,降低企業用地門檻與成本,加速智能農業項目落地生根。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是鄉村振興的引擎。鼓勵龍頭企業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實現精準農業、智慧農業。對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一定比例且成效顯著的企業,給予獎勵資金。支持企業自建高水平研發中心,吸引國內外頂尖農業科技人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 “內核”??梢砸劳修r業主產區、現代農業園區,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智能升級示范基地,讓農業從業者親身感受智能裝備魅力,激發應用熱情,加速農業產業化企業智能升級普及擴散。
此外,人才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素,為農業、鄉村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能更好地運用現代科技和管理知識,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教育部門應引導涉農高校、職業院校全面優化專業設置,緊密對接農業智能產業需求,增設農業智能控制、農業大數據分析、智能農產品研發、營銷等專業方向,聯合龍頭企業定制人才培養方案,每年定向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畢業后輸送至農業產業化企業一線實習就業。龍頭企業與高校、專業培訓機構深度合作,開展常態化在職員工智能技能提升培訓,利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豐富實用的培訓課程,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只有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培育協同發力,才能形成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可持續發展。好想你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科技升級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從種植到加工,從產品研發到人才培養,好想你在科技賦能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和經驗。
石聚彬說:“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智能升級,是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承載著鄉村振興的希望之光。作為紅棗產業的一員,我呼吁各方攜手共進,讓智能科技賦能農業產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為鄉村繪就更加絢麗的發展畫卷,讓廣大農民共享發展成果,邁向富裕新生活?!?/p>
龔斯軒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