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控”變“數控” 蘇能天山“智能范兒”滿滿
視頻監控覆蓋井下,掘進機、采煤機等設備實現遠程操控、一鍵啟停,機器人巡檢,井下人員精準定位……走進蘇能股份天山礦業公司,眼前滿是“智改數轉”的活力景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礦智能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實施以來,蘇能股份天山礦業公司始終堅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道路,以產能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不斷加大資金和人才的投入力度,持續提升礦井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在數智融合中實現了從機械化作業到智能采掘、從手工操控到程序自控、從人工巡查到機器巡檢、從現場盯防到遠程管控、從人工分析到智能決策的華麗轉型,企業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人機交互,智能采掘
在蘇能股份天山礦業公司72104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隨著操作人員按下“一鍵啟停”按鈕,采煤機、刮板運輸機、轉載機、破碎機、膠帶輸送機依次開啟,滾滾烏金落下,順著皮帶源源不斷奔向地面。
“如今在地面,動動手指就能采煤,這是我剛參加工作時想都不敢想的。”該公司綜采一區機電副區長魏丕軍興奮地說。
動動手指就能采煤?其秘訣就藏在“記憶截割”中。魏丕軍告訴記者,當智能化系統啟動后,工作人員會首先操作采煤機完成第一刀截割,并完整記錄下整個過程;第二刀開始時,采煤機便會把第一刀留下的動作軌跡當作“示范”,然后“依葫蘆畫瓢”,將工作人員從單調、重復、危險的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
“不僅如此,當采煤機在‘記憶截割’中遇到復雜地質構造時,還可以通過人工干預,讓操作變得更加靈活。”魏丕軍一邊說,一邊打開人機交互界面。只見紅綠相間的“Z”形曲線交織密布,跟隨采煤機的推移軌跡不斷向前伸展,紅色代表自動運行,綠色代表人工干預。記者粗略估計,紅色部分至少占整條曲線的90%。
與此同時,該公司引進先進的掘錨一體機,在原有掘進機上加裝智能化控制系統,使煤巷、巖巷、半煤巖巷的掘進、支護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
打通“堵點”,高效運輸
一直以來,蘇能股份天山礦業公司井下為了生產需要,經常出現“搶車皮、占車皮”的現象,這不僅容易造成車輛供應緊張、急用時沒有車輛可領的問題,還有可能影響生產計劃。
該公司掘進一區區長王春桂告訴記者:“以往,一個班的支護材料運到工作面,至少需要3至5人,尤其是卸錨桿錨索,不僅費時費力,還存在安全風險。現在有了好幫手,再也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了。”
王春桂口中的“好幫手”,指的是有井下“快遞員”之稱的單軌吊柴油機車。這種設備通過徑向柱塞馬達靜液直接驅動,具備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統,能夠做到手機遠程下單、人料自由配送、自動開啟風門、智能切換岔道,可以實現物資裝卸運輸的點對點精準定位。
主煤流運輸方面,由4臺皮帶機組合而成,連接地面主運、南主井、1煤采區與5煤采區4塊區域,總長4000米的超長皮帶,是該公司智能化建設的又一亮點。
“礦內一共有11部皮帶,其中地面4部、井下7部,它們的生產廠家、型號和性能各不相同,在生產中時常遇到原煤卡堵、皮帶跑偏、異物摻入等情況。為避免意外發生,我們利用萬兆工業以太環網遠程采集現場數據,為設備加裝了液壓自動卷帶張緊裝置,同時借助四相線變頻控制技術和AI監控功能,讓設備不僅運行起來更加穩定流暢,還能做到無人值守、智能聯動。”皮帶工區技術員高彥軍說。
AI識別,協同監管
走進蘇能股份天山礦業公司智慧調度中心,寬敞明亮的大廳里,一塊巨大LED拼接屏赫然而立;各類監測數據和視頻圖像在大屏上實時動態顯示,將井下一舉一動盡收眼底;8個分布式智能調度座席分區設置,既能滿足多業務獨立管控的需要,又能做到一鍵隨時調取。
“通過這塊大屏幕,我們不僅可以實時觀察井下采煤機、液壓支架等設備的性能及工作狀態,還能監測工作面瓦斯濃度、粉塵濃度等數據。”調度室主任鄒龍告訴記者,他過去每天都要下井巡檢,如今在非值班的情況下,不用下井也能隨時掌握井下安全生產情況。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為井下監控系統添加AI識別功能,在南主井等特定區域安裝了巡檢機器人和固定值守機器人,可以精準識別出矸石、錨桿、道木、鐵管等有可能引發故障的銳利異物,以及人員跨越皮帶等違章行為,最大限度降低運輸過程中的非正常停機時間。
隨著5G數據傳輸技術的廣泛運用,蘇能股份天山礦業公司不斷加快構建“一張網、一張圖、一朵云、一平臺”智能化格局,有效打破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逐漸形成包括位置服務、協同設計服務、組態化服務、三維可視化仿真模擬、礦山工程及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樣化特色模塊群,實現了生產、調度、機電、安全、地質、測量、一通三防等主要專業在內的線上協同工作,使礦井智能化綜合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子敏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