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錯期影響未減快遞業務量
20日,“兩通一達一豐”相繼披露了今年1月的快遞服務經營數據。4家公司業務量實現了同比增長。多方數據顯示,快遞業務量的持續增長的背后,是我國電商消費新潛能的不斷釋放,更蘊藏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生機。
“春節不打烊”保障業務
今年的春節前夕,多家快遞公司相繼宣布“春節不打烊”,提供春節期間的快遞取件和派送業務。
這一舉措在經營數據上得到了體現。雖然2024年2月,受春節假期的影響,多家快遞公司的業務數據出現了同比下滑,但“兩通一達一豐”披露的今年1月的數據顯示,4家公司的業務量均實現了增長,3家公司業務收入實現增長。
快遞服務主要經營指標顯示,韻達股份今年1月快遞服務業務實現收入40.69億元,同比減少8.36%;完成業務量20.13億票,同比增長2.86%;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02元,同比減少11.01%。
圓通速遞今年1月快遞產品實現收入53.40億元,同比增長1.50%;業務完成量22.68億票,同比增長5.46%;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35元,同比減少3.76%。
申通快遞今年1月快遞服務業務實現收入41.69億元,同比增長5.11%;完成業務量20.23億票,同比增長11.77%;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06元,同比減少5.94%。
順豐控股今年1月速運物流業務實現營收207.63億元,同比增長6.47%;業務量13.30億票,同比增長15.95%;單票收入15.61元,同比減少8.18%。
順豐控股表示,今年1月,公司業務量繼續保持較好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直營模式和綜合物流豐富產品矩陣優勢,春節期間以穩定的網絡服務和資源調度能力,有效保障客戶各類寄遞需求。
快遞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今年1月的快遞業務單量在克服了春節的影響因素下仍保持增長的背后,是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近日,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侯延波在例行發布會上透露,2024年,全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完成1937億件,同比增長19.2%;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7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750.8億件和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5%和13.8%。
2024年,國家郵政局通過多項舉措,切實提升服務水平,貼近民生實事。
具體來看,2024年,加快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村郵站),目前全國已建成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34.6萬個,為村郵站疊加快遞服務功能、實現與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一體化轉化打牢基礎、做好支撐。
持續優化發往部分區域的電商快件寄遞服務,引導郵政快遞企業與鐵路運輸企業合作,進一步降低進疆快件成本。新疆、西藏、內蒙古等相關區域快件投遞量明顯增加,寄遞成本逐步降低,帶動本地產品寄遞銷售量大幅提升,有效拉動當地產品上行。
加強群眾用郵合法權益保障,引導民營快遞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開展服務質量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
推進落實快遞行業勞動合同制度專項行動。配套制定快遞從業人員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為督促快遞企業依法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打下了堅實基礎。
鞏固提升郵政普遍服務水平,全國已有七成的建制村每周投遞五次及以上,超額完成年度目標。9個省份的3357個邊境自然村基本實現每周至少三次投遞。
加強快遞員群體先進典型選樹和關心關愛。
侯延波表示,郵政快遞業在經濟活動中具有“基礎底盤”和“毛細血管”功能,能夠在更大范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2024年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700億件,彰顯著行業的強勁發展韌性,更蘊藏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生機。
電商物流市場活躍度顯著增強
“不管是去年的‘618’還是‘雙十一’,單量的爆發程度并沒有特別明顯,往年那種堆到倉庫外面,加班加點分揀的情形現在已經不多了。今年春節期間雖然很多商家不發貨,但實際的單量比預估的數據還是要多一些。”近日,某快遞公司網點負責人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雖然大促期間單量并沒有像以往一樣‘爆倉’,但是平時的單量始終處于接近飽和狀態。總體來說單量呈現持續穩定的增長狀態。”
這一現象也得到了統計數據的驗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京東集團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電商物流指數顯示,2024年,中國電商物流指數均值為113.7點,較2023年增長3.6點,創下了近7年來的新高。這一數據標志著我國電商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市場活躍度明顯增強。
2025年1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09.2點,較上月回落3.5點。其中,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為123.4點,比上月回落7.5點。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明顯回落。1月份,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為120.8點,比上月回落8.5點。受春節假期部分快遞停運、人員返鄉等因素影響,庫存周轉率環比下降2.0點。受業務量下滑影響,1月實載率指數環比下降4.8點。物流時效和履約率指數分別下降5.0和4.1點,回落至100點以下。電商物流企業服務效率因業務量變化出現波動,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分析認為,隨著春節假期來臨,多家線上商家暫停營業或臨時打烊,線上平臺也發布允許商家在節日期間暫停發貨的通知。1月電商物流指數出現季節性回落,總業務量指數及農村業務量指數環比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大電商平臺更加關注“春節流量”向“消費增量”的轉變,通過直播電商、春晚營銷等方式,上線“紅包派送”“節日抽獎”“線上互動”等活動,為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互動體驗,釋放節日消費新潛能。從供給端看,因節日期間資源調配受限、極端天氣變化等多重因素,用戶的快件時效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隨著節后陸續返工及滯留訂單逐步恢復,電商物流指數總體上漲態勢有望繼續保持。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