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與宇樹科技簽下訂單 長盛軸承19日收獲“20CM”漲停
周三,機器人板塊大漲超過8%,其中,龍頭股長盛軸承(300718)收獲“20CM”漲停,股價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19日,長盛軸承股價早盤小幅低開,開盤后,在資金推動下,該股震蕩走高并封住漲停。截至收盤,長盛軸承股價上漲20%,報收98.77元/股,換手率為27.75%,主力凈流入5.80億元。今年以來,長盛軸承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200%。
該股19日盤后龍虎榜數(shù)據(jù)顯示,深股通專用、機構專用、中信建投證券杭州慶春路證券營業(yè)部、中國銀河證券杭州雙龍街證券營業(yè)部、華林證券北京分公司合計買入超過4.98億元。
資料顯示,長盛軸承成立于1995年,是國內自潤滑軸承行業(yè)領軍企業(yè)。公司主要產品為自潤滑軸承、低摩擦副零部件及相關的精密鑄件,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場,涉及的產品規(guī)格上萬種,產品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汽車、能源(傳統(tǒng)及可再生)等行業(yè)。
國元證券分析師龔斯聞認為,隨著未來機器向高速度和大功率方向發(fā)展,對軸承性能的要求與日俱增,滑動軸承的應用領域將得到進一步拓展,行業(yè)有望繼續(xù)保持快速增長態(tài)勢。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軸承行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約為1302億美元,預測到2032年將超過2798億美元,復合增速達到8%。有機構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軸承產量達到約275億套,較上一年增長6.18%。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長盛軸承不斷拓展客戶資源,公司已經進入卡特彼勒、沃爾沃等知名主機廠的全球供應體系,并與美馳、博世等知名汽車及工程機械零部件生產商及三一集團、海天精工等國內龍頭企業(yè)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高端機床設備、航天航空、機器人制造、自動化生產線等領域的不斷發(fā)展,高精度的絲杠產品有了更廣泛的應用空間。
2月17日,長盛軸承公告稱,鑒于近期公司股票價格持續(xù)超出回購股份方案擬定的回購價格上限,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同時為了保障回購方案的順利實施,公司將回購價格上限由20.83元/股調整為66.80元/股。調整后的回購股份價格上限自2025年2月18日起生效。受到該利好消息刺激,長盛軸承股價當日漲停。
2月18日,萬家基金、上海證券、上銀基金、東證融匯等81家機構調研了長盛軸承。在與眾多機構交流中,長盛軸承表示:“公司與宇樹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已簽訂合作協(xié)議并取得了訂單。合作的產品主要為應用于機器人關節(jié)處的自潤滑軸承,該類產品已實現(xiàn)小批量的生產銷售,在主營業(yè)務收入中占比低(不足1%)。此外,公司應用在核電領域的產品為金屬基自潤滑軸承,核電用自潤滑軸承具有高承載、自潤滑、耐高溫高濕、耐輻照的特點,產品已經通過中國核能協(xié)會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某券商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路線已趨于確定,行星滾柱絲杠作為關鍵的線性驅動零部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通過將螺桿的旋轉運動轉化為螺母的直線運動,實現(xiàn)精確的位移控制,廣泛應用于機器人手臂伸展、手指抓握等高精度動作,顯著提升人形機器人的運動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隨著國內外廠商紛紛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絲杠需求有望快速增長。
財信證券預計公司2024年至2026年營收分別為12億元、15億元、18.5億元,維持“買入”的投資評級。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