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失守3200點關口 科創50指數逆市飄紅 存量博弈下關注前期缺口的支撐力度
本周,大盤呈現震蕩探底的走勢。周一至周四,股指呈現窄幅震蕩;周五,股指收出中陰線,上證綜指跌破3200點關口。本周,上證綜指累計下跌1.34%,深證成指下跌1.02%,滬深300指數下跌1.13%,創業板指下跌2.02%,科創50指數上漲0.93%。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受成交量不足的影響,短期市場做多動能有所減弱;下周,投資者應注意控制倉位,對于高位題材股切忌盲目追漲。
科創50指數抗跌
本周,大盤延續弱勢探底走勢。周一至周四,上證綜指在3200點附近展開震蕩。盡管主力通過部分權重股護盤,但由于市場整體量能不足,股指很難向上拓展空間。周五,隨著權重股進入調整,大盤重心下移,上證綜指失守3200點關口。本周,上證綜指累計下跌1.34%,深證成指下跌1.02%,創業板指下跌2.02%。在各大指數調整之際,科創50指數逆市上漲近1%。
從本周成交量來看,周一,兩市成交額僅有10586億元,創出階段新低;周三,成交總額為12429億元,為本周最高;周五,股指收出中陰線,成交額為11482億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科創50指數成份股中,上漲的僅有8只,分別是寒武紀-U、晶晨股份、海光信息、中芯國際、航材股份、芯原股份、翱捷科技、中無人機。其中,寒武紀-U本周上漲17.55%,股價創出歷史新高。跌幅榜上,柏楚電子、晶科能源、大全能源、華大智造、惠泰醫療、天合光能、中復神鷹、君實生物跌幅居前。
記者注意到,周二,寒武紀-U大漲10.55%;周五,該股盤中一度上漲超過9%,股價創出777.77元/股的歷史新高,總市值突破300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國盛證券認為,當前的寒武紀類似于2013年至2015年的東方財富。在AI浪潮下,公司目前營收已經初步放量,存貨、付現等收入前瞻指標表現良好,有望成為本輪AI浪潮下的主角。
家電零部件板塊本周漲近一成
從本周板塊表現來看,家電零部件、電子元件、地面兵裝、金屬新材料、自動化設備等板塊位居漲幅前列;專業連鎖、一般零售、酒店餐飲、非白酒、休閑食品、煤炭開采跌幅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家電零部件板塊本周上漲9.45%。個股方面,康盛股份、三花智控、漢宇集團、同星科技、海達爾、珠城科技、毅昌科技、振邦智能、星帥爾領漲,其中康盛股份本周大漲34.39%。業內人士認為,康盛股份近期股價大漲,主要是公司有液冷服務器題材,公司通過全鏈條的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實現數據中心與儲能等領域實現節能降耗。
近來,算力、AI、芯片等相關概念股走勢明顯強于大盤。消息面上,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于當地時間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從生成式AI的最新應用到AI芯片的突破性進展,再到AI賦能的各種創新產品,AI已成為此次CES 2025的主旋律。各大廠商分別展示了其AI芯片的最新進展,以滿足AI對算力的需求高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由國務院國資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大國基石》之《算力引擎》正式播出,其中明確提出“算力即國力,它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這一論述將算力提升到了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高度。
繼續關注權重股動向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受成交量不足的影響,短期市場做多動能有所減弱,下周,投資者應注意控制倉位,繼續關注權重股的走勢。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中國航空業具有超預期長邏輯,2025年供需恢復趨勢確定,考慮票價市場化與機隊增速顯著放緩,預計將開啟盈利中樞上行。
天風證券表示,手機等產品購新補貼或拉動半導體需求。預計未來可以看到全國更多地區將手機等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在AI提升新產品使用體驗的背景下,預計購新補貼或加速消費者換機,建議關注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相關芯片需求的提升。
光大證券指出,當前市場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行業層面的利好消息直接刺激了相關板塊走強,比如,英偉達最新的Blackwell架構顯卡采用了三片式PCB,刺激了PCB產業鏈的炒作;馬斯克稱可能在幾周后推出Optimus更新,2026年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產量將翻10倍,刺激人形機器人概念連續大漲。展望后市,指數雖然出現分化,但個股仍有輪番表現的機會。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由于成交量逐步減少,市場逐漸從前期的增量資金博弈轉變為存量資金博弈,題材股輪動加快,個股上漲空間無法打開。從大盤走勢來看,下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護盤,滬指3087點至3153點的跳空缺口將面臨考驗。投資者下周可繼續跟蹤金融、電力、半導體等權重股的走勢,對于高位題材股短線切忌盲目追漲。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