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年貨節舉辦 春運大幕將啟 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年味更濃更“世界”
“過了臘八就是年”。1月7日,中國傳統臘八節拉開春節序幕,各地年味漸濃,“歡歡喜喜迎新年”。伴隨著北京時間2024年12月4日,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正式“申遺”成功,2025年第一個世界非遺版春節即將到來,年貨節、春運等春節的“關鍵詞”開始陸續成為近期熱門話題。
為了促進融合消費,展現非遺文化,商務部于1月7日啟動“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據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春運(1月14日—1月2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
全國網上年貨節放大春節非遺效應
1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已于1月7日正式啟動。本屆年貨節既是商務部今年首場線上重點活動,也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場全國性網絡促消費活動,將持續到2月5日。
何亞東表示,本屆年貨節首次采用“3+N”形式,即以3場重點活動為主線,聯動各地、各平臺,圍繞春節餐飲購物、文娛旅游等消費熱點,舉辦更多更具特色的消費活動,共同迎接蛇年新春。總體看,本屆年貨節,各地順應生活品質升級需求,在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基礎上,增加老字號、國貨潮品、在線旅游等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各地把促消費與文化傳播相結合,積極放大春節非遺效應,打造具有年俗年味的消費場景;推出“非遺民俗展演”“非遺傳承人走進直播間”等特色活動,讓消費者互動式、沉浸式體驗當地年俗。
此外,年貨節將引入全球好物,各地將內外貿一體化作為重要活動內容,“產地直發”“工廠直供”等方式讓更多絲路云品、外貿優品直連年貨市場。各地積極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通過“線下展銷+線上直播”,全方位展示推廣本地特色產品;電商平臺利用數字技術,推出“冬日環游記”“中國年味之旅”等活動,商旅文體健融合促消費。
動車組最大優惠低至3折
春運方面,國鐵集團客運部負責人朱文忠在1月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春運鐵路整體客流將穩定增長,全國鐵路發送旅客有望突破5.1億人次,日均1275萬人次,同比2024年春運增長5.5%。
為保障人民群眾平安有序出行,國鐵集團深入挖掘線路和裝備資源,最大限度提升運輸能力,著力增加春運客流集中方向運力,統籌兼顧安排好非客流集中方向列車。每日安排旅客列車超1.4萬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萬個左右,客座能力同比增長4%左右,全力保障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
改進服務措施方面,朱文忠表示,國鐵集團加大學生、務工人員售票服務力度;加強旅客乘降組織,增加安檢驗證通道;做好重點旅客服務,優化服務規則;改進旅客在途服務,完善車站充電設施;豐富餐食供應品類,擴充熱鏈餐食供應車站范圍;加大票價優惠力度,對部分非緊張時段、方向的旅客列車實行優惠票價,普速車最大優惠低至2折,動車組最大優惠低至3折;提升交通接駁信息服務水平,利用12306短信、微信等信息通知渠道,將部分城市地鐵、公交等市政交通營業時間及臨時調整情況向旅客精準推送。
農民工、學生等將有直達包機服務
民航方面,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司長徐青在1月8日國新辦的發布會上表示,面對旅客旺盛的出行需求,民航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好春運保障準備。
一是全力確保運行安全。徐青表示,目前,民航局已成立春運安全專項檢查督導組,赴全國各地對行業各生產運行單位冬季安全運行組織實施、日常隱患排查治理、應急處置等情況進行重點督查。民航局將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加強生產組織、風險防范和隱患排查治理,堅決確保航空安全。
二是完善運力支持政策。引導航空公司不斷優化航線網絡,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運力供給;支持航空公司積極為農民工、學生等集中客流提供直達包機服務,完善中轉便利化服務;著力加強航空物流重點通道、重點區域的跟蹤監測、組織協調及應急處置,確保春運期間航空物流通道的暢通有序。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日均航班計劃約18500班,同比增長8.4%,能有效滿足市場需求。
三是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民航局要求航空公司、機場等運行保障單位在確保航空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旅客服務水平,加強協同決策;航班發生變動時,及時向旅客發布航班動態信息,并做好客票退改簽、旅客集疏運等服務工作;切實提升航空公司和機場的客服電話接聽率;重點關注老年人、殘疾人、兒童、首乘旅客等群體的實際需求。
更多“老外”來華體驗“中國年”
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2025年元旦假期,外國人出入境共計18.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3.6%。即將到來的蛇年春節,更是激發了外國游客極高的旅游意愿。“China Travel”成為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熱門話題。
旅行平臺攜程近日發布的《2025年春節旅游市場預測報告》顯示,在最新施行的“240”新政以及2024年以來“免簽圈”的持續擴容作用下,入境游的高速增長也是2025年春節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今年春節假期期間(1月28日—2月4日),外國游客來華旅游訂單量較2024年春節同期增長203%。
具體來看,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泰國、英國、俄羅斯、越南為主要客源地國家;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哈爾濱、成都、廈門、珠海、重慶、杭州是“老外”們熱衷的國內目的地。
來華體驗“中國年”在海外社交平臺上已然成風,對韓免簽政策的施行更是吸引了大批韓國游客前往哈爾濱、成都、上海等熱門旅游城市。海外社媒平臺上,與外灘、大熊貓、冰雕等的打卡美照與旅游Vlog正在年輕人間病毒式傳播,在上海烤串店里頭貼冰寶貼擼串成了韓國人在上海旅游的新標配。春節期間,韓國入境游預訂訂單量同比增長452%。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