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結束四連陰 逾4200只股票上漲 半導體板塊帶領科創50指數上漲近3%
周二,大盤呈現探底回升的走勢。7日早盤,滬指圍繞3200點展開震蕩;午后,隨著半導體、元器件等板塊發力,大盤收出小陽線。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22.72點,漲幅為0.71%;深證成指上漲113.11點,漲幅為1.14%;創業板指上漲14.17點,漲幅為0.70%;科創50指數上漲26.82點,漲幅為2.86%。兩市7日共成交10766億元,較周一有所增加。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大盤經過連續調整后,短期下跌動能明顯不足,隨著超跌股企穩,大盤短線有望出現修復性反彈。
大盤結束四連陰
7日早盤,滬深A股雙雙低開,上證綜指低開0.11%,深證成指低開0.25%。上午大部分時間里,股指以橫盤震蕩為主,上證綜指盤中最低探至3190.46點。午后,在以半導體、元器件為首的科技股帶動下,股指震蕩回升。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71%,報收3229.64點;深證成指上漲1.14%,報收9998.76點,大盤結束了此前四連陰的走勢。7日兩市共成交10766億元,較周一增加180億元。市場人氣回升,7日上漲個股家數明顯增加,滬市上漲的有1769只,下跌的有505只;深市上漲的有2450只,下跌的有381只。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50指數7日大漲2.86%。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科創50指數成份股7日漲幅前10位的是寒武紀-U、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翱捷科技、中芯國際、瀾起科技、龍芯中科、佰維存儲、九號公司、晶合集成,其中,寒武紀-U大漲10.55%,股價創歷史新高。
從板塊表現來看,元器件、發電設備、半導體、光學光電等板塊領漲;化學制藥、醫藥商業、煤炭、中藥等板塊走勢較弱。
半導體板塊漲逾4%
7日大盤止跌收陽,半導體板塊功不可沒。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半導體板塊7日上漲4.29%,漲幅位居板塊前列。個股方面,杰華特、和林微納、龍迅股份、寒武紀-U、天德鈺、新相微漲幅超過10%,大為股份、康強電子、瑞芯微、德明利漲停。
在科創板大幅反彈帶動下,創業板指7日上漲0.70%,“20CM”漲停的個股明顯增加。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周二漲停的創業板個股有12只,分別是*ST吉藥、華塑科技、慧翰股份、太辰光、春暉智控、久盛電氣、致尚科技、綠聯科技、天邁科技、匯金科技、久量股份、*ST迪威。
甬興證券認為,“AI+終端”有望引領新一輪消費電子創新周期。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中國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比例從2021年的21%迅速提升至2023年的35%。在算力芯片方面,GPGPU(通用圖形處理器)與ASIC(專用集成電路)雙路徑各具優勢;人工智能服務器數量攀升或帶動相關配套部件需求量增長,ABF載板、服務器散熱、服務器電源等有望受益;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和材料的國產化進展或將持續加速,算力芯片相關產業鏈有望持續受益。
關注科技股動向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大盤經過連續調整后,短期下跌動能明顯不足,后市可繼續跟蹤科技股的動向。
銀河證券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中等水平,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以及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經濟基本面呈逐步改善態勢。配置方面,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領域:1.基于自主可控邏輯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創新主題;2.涉及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兩新”主題;3.避險屬性較強的紅利板塊。
中信證券認為,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25)于2025年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行,預計將吸引超過13萬名參會者,其中來自中國的參展商有1300余家。每年初的CES展會是硬件產品的重要展示平臺,對于行業發展趨勢有較強的指引作用,AI端側落地有望百花齊放。建議關注在AI手機、AIoT(眼鏡、智能家居等)、AI PC、機器人等核心環節的產業鏈公司。
國泰君安一分析師告訴記者,后市,投資者可繼續跟蹤科技股的動向,關注半導體、芯片、元器件、AI等賽道。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