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永智能上市前后盈利“判若兩人” 原募投項目不是變更就是延期甚至終止
《大眾證券報》此前報道,友升股份現任董秘施紅惠為辭職后回歸的前財務總監,而且其曾在多家擬上市企業間游走,譬如在天永智能、華依科技成功上市前后辭職。
值得一提的是,施紅惠曾任職的天永智能、華依科技,上市后的盈利與上市前“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天永智能,公司凈利潤在上市當年即出現大幅下滑,次年更滑坡為虧損,而且其2018年上市以來的累計盈利金額還不到累計虧損金額的零頭。
此外,除了補充運營資金外,天永智能IPO其余擬募投項目一拖再拖,進展緩慢,募投的建設項目中,有的項目變更,有的募投不達預期被終止。
上市后盈利“變臉”
友升股份的招股書顯示,其現任董秘施紅惠曾于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任天永智能財務總監;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任華依科技財務總監(華依科技招股書顯示其任職時間自2019年10月起);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任友升有限財務總監。從華依科技辭職后,其于2021年1月回歸友升股份擔任公司董秘。
從友升股份披露的施紅惠履職時間線來看,施紅惠從天永智能辭職的當月即“無縫”銜接至友升股份擔任財務總監,從友升股份財務總監辭職的次月即在當時擬上市企業華依科技任財務總監。在華依科技即將上市前,短暫任財務總監的施紅惠又以身體原因辭職,過了3、4個月,施紅惠又回到友升股份,這時離職的前“財務總監”變成了公司新任董秘。而且施紅惠在華依科技任財務總監時期,友升股份招股書未顯示其財務總監由誰接任。
公開資料顯示,施紅惠曾任職的天永智能主要從事智能型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型自動化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裝配、銷售和售后培訓及服務等。其先后承接了例如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等公司的智能型自動化生產線的項目建設。
天永智能上市前的經營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2.39億元、2.95億元、3.82億元及4.24億元,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37.18萬元、6047.43萬元、6309.16萬元及6201.08萬元。這四年,公司營收持續增長,歸母凈利潤除了2017年小幅下降外,其余年份增長穩定,而且整體呈現增長態勢,四年合計盈利約為2.33億元。
2018年1月,天永智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當年實現營收5.06億元、同比增長19.37%;不過,同期歸母凈利潤為3611.81萬元,與上市前的2017年相比,縮水了41.76%,幾乎“腰斬”。公司經營出現“只長骨頭不長肉”的增收不增利情況。
上市次年的2019年,天永智能業績出現滑坡,當年公司實現營收4.70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14%;特別是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繼續大幅滑坡后轉為虧損4027.86萬元。
2020年至2023年,天永智能分別實現營收5.07億元、5.04億元、5.78億元及5.95億元,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20.40萬元、721.77萬元、-12647.97萬元及-10845.28萬元。
天永智能在2020—2023年這四年間,營收維持平穩甚至大部分年份有小幅增長,但是盈利已與上市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雖然2020年和2021年公司合計盈利1942.17萬元,但隨即而來的2022年和2023年就合計大幅虧損2.35億元。
梳理可見,上市前的2014年至2017年,天永智能歸母凈利潤合計為2.33億元,而上市后的2018年至2023年,天永智能有三年盈利、累計金額不足5600萬元,另有三年虧損、累計大虧2.75億元,盈利年份累計金額還不足虧損年份的累計金額的零頭,六年合計虧損高達2.20億元,與上市前四年累計盈利2.33億元可謂“天壤之別”。
天永智能2024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繼續虧損,虧損金額為1789.14萬元,營收也出現兩位數下滑。
而且,更反映主業盈利情況的扣非凈利潤方面,天永智能上市前后的表現較歸母凈利潤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外,在天永智能上市后的三個盈利年份里,均進行了現金分紅,2018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別現金分紅648.48萬元、216.16萬元及108.08萬元,合計派發現金972.72萬元。
募投項目終止信披不及時遭監管
天永智能2018年1月上市時,以發行價18.33元/股合計募集資金3.5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資凈額為3.22億元。其原擬投入“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發動機開發測試系統及試驗服務建設項目”“研發中心與MES系統建設項目”以及補充運營資金。而且根據當時披露的建設計劃,除補充運營資金項目外,其余三個項目的建設周期均為兩年。
就在上市次年,2019年3月,天永智能發布公告,變更公司一募投項目以及一募投項目實施地點,原計劃的募投項目之一——“發動機開發測試系統及試驗服務建設項目將建成汽車發動機測試及試驗服務中心”變更為“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裝配測試線和自動化設備建設”。
與此同時,天永智能還擬將“研發中心與MES系統建設項目”的實施地點由上海市嘉定區滬宜公路5999號,公司租賃的面積為3000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內,變更為上海市嘉定區匯賢路500號,即公司計劃自建的廠區內。
除了募投項目變更和建設地址的改變,天永智能的募投項目建設周期調整情況也頗值得關注。2020年1月,天永智能發布公告,將未變更的兩個募投建設項目“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研發中心與MES系統建設項目”建設周期延至2021年12月31日,隨后的2021年3月其又公告將“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裝配測試線和自動化設備建設項目”的建設期也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
2022年2月,募投項目進展依舊緩慢的天永智能再發公告,將“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研發中心與MES系統建設項目”“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裝配測試線和自動化設備建設”三個項目的建設周期均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
兩次延期后的截止日期已到,還沒完成募投項目建設的天永智能在2023年1月,又一次發布公告,將“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裝配測試線和自動化設備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與MES系統建設項目”建設期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
而在2023年上半年,天永智能投入的募投金額僅為83.24萬元,在其發布2023年中報后,天永智能緩慢的募投進展引起了上交所的注意。
2023年9月,上交所就公司“2018年IPO募投項目至今已經過多次變更延期,截至2023年6月末仍余1.51億元未進行投入,占募集資金承諾投資總額的46.89%,其中“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和“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裝配測試線和自動化設備建設項目”投入進度分別為37.63%和42.76%;同時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入募集資金僅為83.24萬元,對“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未新增投入等問題發去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列示上述兩項募投項目截止回函日的建設進度、項目進展是否不及預期、存在的障礙、后續實施計劃及公司采取的應對措施和效果,結合《招股說明書》等信息披露文件中關于上述項目實施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等論述,說明前期募投項目立項及可行性等論述,說明前期募投項目立項及可行性分析報告是否審慎;并就上述項目將于2023年12月到期,請公司說明尚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資金是否存在變更用途的可能,募投項目的可行性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是否存在再次延期風險。”
2023年11月,未能完成“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建設的天永智能在4日發布公告稱終止該募投項目,而該項目原定使用募投資金1.58億元,截至2023年11月僅投入5933.16萬元,剩余的9835.66萬元被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天永智能如是解釋:“自2019年開始,該募投項目持續未達前期項目立項時預期建成達產后年均營業收入可達6.68億元的指標且項目實現業績未大幅增長,募投項目歷年資金投入也呈波動下滑的趨勢,該募投項目投入占比僅為37.61%。”
天永智能還表示:“自2022年開始公司募投項目進度未達預期,所以公司決定終止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并將剩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前期風險提示不充分,提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延宕到了2024年1月,天永智能“研發中心與MES系統建設項目”終于實施完畢,達到預期可使用狀態。不過,原延長至2023年12月底完成建設項目周期的“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裝配測試線和自動化設備建設項目”,建設期再次被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根據天永智能2024年8月底公布的募投項目進展情況,截至2024年上半年,該年募資金額投入為557.52萬元,原擬投入3.22億元的募資金額,上市以來累計投入為1.77億元,與承諾投入金額的差額為1.45億元。其中“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在投入37.62%后終止,而變更后的募投項目“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裝配測試線和自動化設備建設”項目截至2024年8月底累計投入金額為4595.39萬元,投入進度為49.63%。
值得一提的是,在終止“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時,天永智能稱 2022年底工業自動控制裝置設備項目一期項目可行性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但是其在2023年4月28日披露的《2022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專項報告》、2023年8月30日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專項報告》中卻均表示相關項目可行性未發生重大變化,也未提示該募投項目實施情況不及預期及后續存在終止的風險。
當時,天永智能對該項目投入不及預期的解釋是:“公司在不改變產能提升和自動化水平的前提下,對具體工藝改進需求進行了審慎選擇。為保障股東利益,確保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的有效性,公司適當控制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資進度,以適當投資進程滿足客戶及市場的需求。”
但上交所認為,天永智能對上述募投項目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不準確和風險提示不充分,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
眾所周知,企業上市后變更或縮減募投項目是否合理要視情況而定,但無論如何調整都必須有充分的理由和透明的信息披露。而天永智能上市以來,不僅盈利能力“變臉”,而且上市次年募投項目即出現變更,隨后原定募投建設項目進展緩慢,建設周期一拖再拖,其中一項募投項目甚至被終止,公司IPO時的募投迫切性及募投項目的決策是否科學、審慎,可能值得深思。記者 王君
天永智能2023年8月相關公告截圖

天永智能2023年11月相關公告截圖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