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機構調研情況揭示“潛力股”
在A股市場中,機構調研方向和力度往往預示著未來投資的最新趨勢。2024年,這一現象尤為顯著,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投資機構、外資機構等眾多機構投資者深入參與調研,尋找那些被市場低估的“潛力股”。
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2024年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中控技術受關注度最高,公司2024年獲得1518家機構調研,高居兩市榜首;華測檢測被1493家機構調研,排名第二;邁瑞醫療、匯川技術、怡合達、瀾起科技、九號公司、華明裝備、傳音控股、東芯股份被調研的機構數量緊隨其后,分別為1490家、1391家、1262家、1176家、1083家、918家、913家、889家。
從上述公司所屬行業分布來看,信息科技咨詢與其它服務、電氣部件與設備、半導體產品、消費電子產品等行業為機構調研的重點方向。
從2024年機構調研標的股價漲幅來看,匯金科技、正丹股份、艾融軟件、羅博特科、萬豐奧威、美之高、宗申動力、贏時勝、神宇股份、生益電子股價年度漲幅分別為367.52%、347.27%、293.38%、288.42%、287.48%、286.69%、282.80%、258.04%、248.67%、245.29%。
華泰證券一資深投顧31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這一數據顯示了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熱度,也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科技創新方向的重視。例如:在電子行業,隨著AI技術的迭代,相關公司的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如折疊屏和AR/MR眼鏡,這些熱點方向極大地引起了市場資金的興趣。”
“2024年的機構調研情況還揭示了非現場化調研模式逐漸成為主流。這種變化體現了投資機構在信息獲取方式上的改變,視頻會議和網絡會議等新型手段被廣泛使用,大幅提高了調研效率。”針對2024年機構調研的整體情況,上述投顧提醒道,盡管機構調研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參考,但市場仍需警惕可能的風險,建議投資者結合自身判斷,審慎決策。
在行業機會上,民生證券分析師牟一凌推薦關注三個方向:1、服務消費的機會(航空、OTA平臺、快遞);2、從庫存周期與供給市場化出清的角度,推薦關注順周期制造業頭部企業的出清,機械設備(工程機械,儀器儀表、激光設備等)、基礎化工、普鋼、鋰電池等行業的龍頭;3、國企重估類資產(銀行、石油石化)值得關注,其中銀行業由于低估值下風險度下降是修復核心,兩桶油在油價底部出現后將受央國企重估驅動;對于實物消耗相關的資源類紅利資產(煤炭、鋁、油、銅)而言,需求底也正在不斷夯實,供給約束將得到驗證,新一輪的布局機會可能即將到來。
投資策略上,銀河證券分析師楊超認為:“在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基調下,A股盈利增速也將迎來邊際好轉。個人投資者情緒回暖疊加機構投資者倉位回升帶動增量資金加速入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落地也將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中位,但對比海外成熟市場來講仍處于偏低位置。”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