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六條”落地已滿三月 科創板并購重組呈現多點開花
2024年9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下稱“并購六條”)。截至目前,“并購六條”落地已滿三個月,科創板并購重組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
收購未盈利資產再現一例
12月25日,華海清科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華海清科(上海)半導體有限公司擬合計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10.045億元,收購公司參股子公司芯崳公司(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芯崳公司”)剩余82%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芯崳公司將成為華海清科全資子公司,進一步加大離子注入機業務投入。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確定芯崳公司100%股權的整體價格為12.25億元,本次擬收購的82%芯崳公司股權合計交易對價為10.045億元。交易價格與評估截止日芯崳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值相比的增值率為1541.43%。
值得關注的是,芯崳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從事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2023年完成A輪融資。同樣在2023年,華海清科完成對芯崳公司的增資事宜,持有其18%的股權。從財務數據來看,芯崳公司目前仍處于投入期,其2023年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62.24萬元和-2442萬元;2024年前5月其營收更是只有78.06萬元,凈利潤繼續虧損1516.68萬元。截至2024年5月末,芯崳公司的凈資產為7463萬元。
11月5日,晶豐明源發布關于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的相關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50名交易對方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易沖科技100%股權。通過本次交易,雙方將形成手機及生態終端領域無線充電芯片產品、汽車領域電源管理芯片產品、電機控制驅動芯片產品等多維度的產品、客戶資源及技術互補。
易沖科技是專業從事無線充電芯片、通用充電芯片、汽車電源管理芯片、AC/DC電源芯片和協議芯片等高性能模擬芯片及數模混合信號芯片研發設計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財務數據方面,易沖科技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7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6億元、6.51億元及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7億元、-4.85億元和-0.77億元。
示范案例漸次落地
在政策春風下,越來越多的科創板公司開始創新探索用足用好并購重組支持政策,實現外延式高質量發展。一些創新性、示范性的并購重組案例已在科創板漸次落地。
12月23日,海爾生物公告,公司正在籌劃通過向上海萊士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上海萊士,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均為海爾集團大健康產業“盈康一生”旗下上市公司。截至12月22日,海爾生物股票市值約112億元,而上海萊士市值則高達479億元。這也意味著科創板“首單”換股吸收合并案例的誕生。
作為海爾集團大健康板塊創新戰略孵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海爾生物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而上海萊士則專注于血液制品的生產和銷售,具有深厚的行業積淀和優勢。通過此次吸收合并,海爾生物作為存續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與戰略外延拓展,打造具備持續成長潛力的、植根本土并面向全球的一流綜合生物科技龍頭企業。
年初,科創板公司惠泰醫療宣布邁瑞醫療擬以66億元收購其控制權,成為科創板首單“A控A”案例,拉開了科創板本輪并購重組大幕。從收購后的業績表現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惠泰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增速達30.97%,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形成了良好的產業整合范本。其后,科創板首單“A收H”重大資產重組——亞信安全收購亞信科技、首單發行定向可轉債收購資產——思瑞浦收購創芯微、首單發行股份購買未盈利資產——芯聯集成收購芯聯越州剩余股權、首單“A吃H”私有化港股上市公司——美埃科技收購捷芯隆、首單部分要約收購——中國生物制藥要約收購浩歐博等一系列標志性接續落地。
作為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科創板持續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動上市公司通過產業并購實現資源整合、賦能增效,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集聚,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從產業領域來看,科創板并購交易主要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展現出向新質生產力要增長新動能的發展理念,尤其是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的資源整合升級正按下“加速鍵”。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