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A股雙雙收陽 成交額減少2232億元 “大象” 起舞之下主題板塊有望輪番表現
周二,受到券商、保險、石油等權重股走強帶動,滬深A股雙雙上漲超過1%。兩市24日共成交13076億元,較周一大幅減少。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周二大盤縮量上漲,主要還是依靠權重股推動;題材股短期雖有所止跌,但分化逐步加大,部分被錯殺的品種有望出現反彈。后市,投資者可繼續跟蹤權重股的動向。
大盤縮量上漲逾1%
周二,以券商、保險、石油為代表的權重股繼續走強,推動大盤上行。24日,上證綜指上漲42.27點,漲幅為1.26%;深證成指上漲134.03點,漲幅為1.27%;滬深300指數上漲50.12點,漲幅為1.27%。盡管滬深A股雙雙上漲超過1%,但兩市成交量明顯減少。24日成交額為13076億元,較周一大幅減少2232億元。
24日個股漲多跌少,滬市方面,上漲的有1773只,下跌的有493只;深市方面,上漲的有2037只,下跌的有776只。值得注意的是,周一題材股出現大面積跌停,而24日跌停的個股只有23只,漲停個股數量則增至75只。
消息面上,周一晚間,證監會緊急回應“36家公司將被退市”傳言。證監會表示,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對財務類、規范類、重大違法類、交易類四類退市情形分別明確了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具體標準,今年上半年修訂時也已經分類設置了過渡期。上市公司股票是否可能被退市或者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需要綜合公司具體情況作出研判分析,僅憑是否被監管問詢、業績下滑等個別財務指標進行簡單對照既不符合退市規則,也容易誤導投資者。此外,ST是指其他風險警示,與*ST不同,主要是為了提示投資者關注公司規范運作、生產經營等方面的風險。公司并不會因此直接退市,整改合格后就可以申請撤銷ST。
權重股繼續走強
周二大盤收出中陽線,主要得益于權重股走強。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券商、保險、石油等板塊24日分別上漲2.04%、1.97%、1.80%,位居漲幅前列。銀行板塊繼周一上漲2.12%后,24日繼續上漲1.27%。周一大幅下跌的文教休閑、互聯網、公共交通等板塊24日跌幅收窄,分別下跌0.21%、0.02%、0.47%。概念股中,銅纜高速連接、PEEK材料、高壓快充等板塊領漲,博彩、數字水印、風沙治理等板塊走勢較弱。銅纜高速連接板塊24日上漲5.38%,個股方面,創維數字漲停,紫天科技上漲8.12%,天地在線上漲6.60%。
從成交額來看,東方財富、浪潮信息、中興通訊、中芯國際、四川長虹、上海貝嶺、兆易創新、露笑科技、寧德時代、陽光電源位居前10位,但只有東方財富成交突破百億元。上述個股除露笑科技下跌4.46%外,其余皆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24日有8只股票漲停,分別是九洲集團、線上線下、勝藍股份、長盛軸承、通業科技、顯盈科技、世紀恒通、*ST中程。
在大部分股票反彈的同時,24日一批高位題材股延續跌停走勢,如視覺中國、嶺南股份、粵傳媒等。
關注成交量的變化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周二大盤縮量上漲,題材股短期雖有所止跌,但分化逐步加大。后市,投資者可繼續關注成交量的變化。
中信證券認為,“主題+紅利”有望推動跨年行情。配置上,建議繼續向績優成長和內需消費切換,兼顧紅利品種。紅利板塊可關注部分可攻可守的低估值、順周期品種,如國有大行、銅鋁、核電、航運物流等;還可關注明年有新產業趨勢或者行業格局變化的領域。
中信建投表示,明年初寬松政策仍有望加碼,降準降息值得期待,資金有望進一步流入A股市場。近期市場成交量回落,短線投機情緒降溫,但人工智能仍是市場主線,“人工智能+”政策驅動效應凸顯,AI硬件相關板塊表現強勁。整體來看,主題投資持續輪動,建議關注政策支持的細分領域,如AI硬件、消費升級等。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記者,大盤在權重股帶動下企穩反彈,但仍要關注后續量能變化,如果兩市成交量能重新回到1.5萬億元之上,則大盤中期無憂;否則股指很可能繼續維持箱體震蕩格局。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