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博弈反轉 把握政策性機會是關鍵
近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市場重點關心提振內需政策與行政供給側改革加速出清。對此,券商建議市場投資者建立在對過去三年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工作認可的基礎上,理解當下政策的變化,而不是盲目博弈所謂的反轉或者盲目悲觀。
民生證券:
不要盲目悲觀
2024年以來,廣義的“實物資產+紅利風格”幾乎主導了9月份以前的市場行情。更重要的是,經濟基本面至今持續了上述特征:中國經濟的量價持續背離,A股上市公司盈利持續往“資源+基礎設施”(廣義實物資產)領域分配,毫無疑問的是,9月以來的市場變化是顛覆性的,它主要以“一個現實和三個預期”作為支撐。
政治局會議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地,市場重點關心提振內需政策與行政供給側改革加速出清。當下的消費政策實際上是托底政策:當下內需政策的目的在于促進優化分配結構,短期內,面對物價下降的壓力,政府增加消費補貼和福利支出是必要的,當前中國制造業供給出清的可能并非依靠行政命令,過往中國真正實現行政供給側改革的條件是:行業占比大且已經陷入廣泛的虧損并造成對經濟的拖累,當下中國制造業仍是經濟和就業的拉動項,而傳統行業的盈利和現金流情況仍然健康,出清之路是漫長的。“一帶一路”可能帶來新的增長,“一帶一路”國家、東南亞國家由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仍存在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這一趨勢可能會延續。
建議市場投資者建立在對過去三年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工作認可的基礎上,理解當下政策的變化,而不是盲目博弈所謂的反轉或者盲目悲觀。推薦關注:第一,制造業頭部企業的出清(工程機械、儀器儀表、激光設備等),基礎化工(氟化工、民爆用品、輪胎等);第二,服務消費機會仍可積極布局(航空、OTA平臺、快遞);第三,資源類紅利資產(煤炭、鋁、油、銅、黃金);第四,國有企業的重估(銀行、交運、建筑、鋼鐵)。
東興證券:
零售、傳媒或為明年主線
投資策略上,A股自2000年以后,從牛熊周期來看,可以劃分為兩個大級別周期和兩個小級別周期:第一個大周期是2006年以股權分置改革和匯改政策為主要催化的行情;第二個大周期是2015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行情。第一個小級別周期是2008年四萬億元投資為催化劑,第二個小周期是2019年“前有貿易戰、后有疫情”影響背景下產生的救市行情。
每輪牛市都伴隨著主導產業。可以看到,每一輪中期多頭趨勢產生都依賴于經濟大背景導致的政策催化,疊加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從經濟自身的發展階段來看,2006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和2008年的四萬億元投資主要體現的是房地產和基建周期,周期性行業遠遠跑贏其他行業,以有色金屬、鋼鐵、煤炭和房地產為代表的上游行業漲幅居前;2015年主要是“互聯網+”的科技周期,以計算機、傳媒為代表的“互聯網+”成為市場的主旋律;2019年主要體現的是消費升級和高端制造的產業升級周期,其中白酒板塊表現十分突出,軍工和電子板塊代表了高端制造的崛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三個新消費重點。商務部表示,將加快出臺推動首發經濟的政策文件,新消費的方向逐步明確,明年的重點發力方向就是以新消費為著力點的擴大內需,隨著市場對首發經濟等內涵的不斷理解,以“新”為代表的供給側創新已經拉開序幕。“新”包含了新產品、新內容、新場景、新業態,涵蓋制造業、零售、傳媒、消費品等眾多行業,有可能成為明年市場的主線之一。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