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農商行年末再遭“重罰”,中層領導“禁業”處罰暴露內控問題
臨近年末,滬農商行(601825.SH)再次遭遇監管處罰,12月1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發布多張罰單劍指該行多項違法違規事項,多張罰單合計罰款也超過300萬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此次密集被罰,主要因該行違規行為涉及貸款管理、員工行為、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最為嚴重的是,有時任支行行長被處以終身禁業的頂格處罰。
一系列處罰凸顯滬農商行在內控合規方面的漏洞的同時,也使得其原本乏力的業績表現更加令人擔憂。今年三季報顯示,滬農商行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增速遭遇斷崖式下滑,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僅0.3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0.81%。
頻繁罰單暴露合規缺失
12月1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該局對上海農商銀行及5名相關負責人開出7張罰單,合計罰款375萬元。其中,上海農商銀行川沙支行及妙境支行時任行長金榮重被處以終身禁業的頂格處罰。
證券之星注意到,滬農商行此次被披露的罰單內容涵蓋了貸款管理、員工行為管理、理財業務信息披露等多個方面,顯示出該行在內部合規管理上的多重問題。
其中,浦東分行因貸款管理和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200萬元,且相關責任人金榮重因違反銀行業務管理規定,被處以終身禁業的處罰。
據了解,金榮重曾分別擔任浦東分行川沙支行和妙境支行的負責人,盡管他已于多年前卸任,但其所造成的管理疏忽仍對銀行帶來深遠影響。此次處罰不僅對金榮重個人職業生涯構成重大打擊,也將滬農商行的管理缺失暴露于公眾視野。
此外,滬農商行總行也因未及時調整貸款分類、理財業務未按規定披露等原因,被罰款155萬元。該行部分中層管理人員,如時任授信管理部總經理助理宋妍菁及崇明支行副行長金輝,因未按規定報送統計數據,被各自罰款5萬元并給予警告。
一般來講,貸款分類和資產質量是銀行風險管理的核心環節,及時調整貸款分類是保證銀行資產真實性和風險可控性的基礎。
滬農商行未能及時調整貸款分類,表明其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缺陷,可能導致不良貸款的掩蓋和資產質量的虛高,從而影響整體財務健康;同時,理財業務信息披露不充分,也暴露了該行在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方面的不足。
不良貸款風險微增 業績增長乏力
除了合規問題,滬農商行的財務表現也未能逃避投資者擔憂。
根據2024年三季度的財報,盡管滬農商行總資產同比增長了7.91%,貸款總額和存款總額分別增長了6.02%和8.86%,但該行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依然疲軟。
2024年三季度,滬農商行的營業收入為204.84億元,同比增長僅0.34%;歸母凈利潤為104.85億元,同比增長0.81%。這兩項增速均顯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顯示出滬農商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減弱。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滬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雖然保持在0.97%的較低水平,但撥備覆蓋率卻顯著下降。
根據財報數據,撥備覆蓋率從去年的364.98%下降至約190%。撥備覆蓋率的下降直接反映了該行在應對未來潛在風險方面的準備不足。
此外,滬農商行的凈息差為1.48%,同比下降0.17個百分點。凈息差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其下降表明滬農商行在息差管理上面臨一定壓力,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滬農商行盈利持續性的擔憂。
證券之星注意到,截至今年9月末,不良貸款余額升至71.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71億元,增幅3.91%,其中損失類貸款余額34.21億元,較上年末漲16.91億元,增幅高達97.81%,近乎翻倍增長。(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李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