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公司“嚴重”失信,另一子公司涉稅收違法 一品紅57億元學術會議費都去哪兒了
近日,一品紅(300723)拋出了一則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廣東華南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疫苗”)與珠海市麗珠單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珠單抗”)擬簽署《流感重組蛋白疫苗項目專利及技術轉讓協議》。按照協議約定,麗珠單抗需向華南疫苗支付2.1億元(包括首付款和開發里程碑款項)。
這筆交易對于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已經虧損2.47億元的一品紅而言,不失為一個好消息,但后續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需進一步觀察。與此同時,市場關注的是,此前高額的學術會議費具體都花在哪兒了?
最賺錢的子公司“嚴重”失信
11月2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了價格招采信用評價“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評定結果(第11期)。公告顯示,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匯總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各省市評級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的醫藥企業情況,共42家公司,其中本期新增的公司數量為16家。
《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廣州一品紅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品紅制藥”)同時被8個省市評為“嚴重”失信,而該公司正是上市公司一品紅旗下全資子公司。一品紅制藥成立于2010年,主營業務為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化學藥品制劑制造及中成藥生產等。
此次一品紅制藥被列入最新一期“失信名單”,與今年8月公司在藥品集中采購中串通投標一事有關。今年8月21日,國家醫保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根據群眾舉報及有關部門提供的線索,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針對有關團伙及企業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涉嫌串通、協商報價行為組織開展調查處置。
經過調查發現,在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包括一品紅制藥在內的6家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的投標企業,以及多名自然人團伙成員和該藥品部分代理商組織參與了串通投標。串標企業和代理商之間通過簽訂代理協議、協商申報價格、給予利益分成等方式,事先約定了中選企業和落選企業,涉嫌違反采購標書及有關法律規定,并造成醫保基金損失。
因此,一品紅制藥等原中選企業的中選資格被取消,并被暫停參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的資格6個月。此外,一品紅也發布了相關公告披露,一品紅制藥將承擔給采購方造成的損失。據測算,上述違約行為造成采購方損失2.66億元,一品紅制藥將嚴格按照相關約定,將損失金額全部退回。
從公司歷年的財報看,一品紅制藥是一品紅凈利潤的重要貢獻者,近三年來,一品紅制藥均為一品紅子公司中凈利潤最多的公司。2021年至2023年,一品紅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7億元、2.91億元和1.85億元,同期一品紅制藥的凈利潤分別為2.99億元、5.89億元和2.41億元,甚至已經連續兩年超過了一品紅(上市母公司)的盈利。2024年前6個月,一品紅制藥實現營收6.35億元、凈利潤5177萬元,凈利潤是一品紅(上市母公司)同期歸母凈利潤的1.1倍。
就是這樣一家對上市母公司來說地位舉足輕重的子公司,卻已經不止一次陷入違規風波。根據相關媒體報道,2023年的一份由審計署出具的廣東省藥品耗材專項審計調查報告顯示,經查,2018年12月至2023年6月,一品紅制藥指派廣州益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益瑞”)以“集群注冊”方式在廣州市南沙區同一地址注冊成立962家會議服務公司,公司賬戶均由廣州益瑞代為管理,按照一品紅制藥指令用于資金的劃轉、分配。
2021年至2023年5月,一品紅制藥以支付學術會議費、醫學服務費等名義將16.75億元轉入上述會議服務公司,廣州益瑞按其要求將資金進一步分解后轉入特定人員賬戶用于支付各區域醫院公關費用。
企查查顯示,廣州益瑞已于今年3月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
另一重要子公司涉稅收違法
從一品紅的公告來看,2018年至2022年,一品紅每年都會通過新設或收購股權等方式增加子公司,其中首先成立的便是負責學術推廣的公司。
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初,一品紅成立了廣東辰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瑞醫藥”)、廣東福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瑞醫藥”)、廣東云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瑞醫藥”)、廣東品晟生物醫藥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晟醫藥”)。這四家子公司的主營業務相同,均為會議及展覽服務、生物技術咨詢和交流服務,以及市場營銷策劃服務等。企查查查詢到的信息顯示,其中三家公司的注冊地址也都位于廣州市南沙區,并且福瑞醫藥和辰瑞醫藥自2019年以來一直是“鄰居”。
成立后的三年間,辰瑞醫藥的業績表現與福瑞醫藥等公司相差甚大。2019年至2021年,辰瑞醫藥的營收分別為2.11億元、1.33億元和7258.36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765.78萬元、1720.34萬元和259.13萬元,而福瑞醫藥除了在2019年實現營收36.85萬元,其余兩年均無任何收入;云瑞醫藥和品晟醫藥則是連續三年未產生營收,凈利潤更是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企查查進一步搜索發現,福瑞醫藥的電話與一家名為“廣州銘宣會議服務中心”的公司電話相同,廣州銘宣會議服務中心于2018年11月以“集群注冊”方式成立,同樣位于廣州市南沙區,2018年至2023年,該公司參保人數均為0人。
公開資料顯示,福瑞醫藥是在一品紅收購廣東澤瑞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瑞藥業”)后,由澤瑞藥業與自然人郭斌共同出資設立的,彼時澤瑞藥業持股比例為70%,郭斌于2022年退出,目前福瑞醫藥由澤瑞藥業100%控股。
澤瑞藥業的主營業務為中成藥生產、中藥飲片加工等,2019年澤瑞藥業的營收從前一年的1.44億元增長至12.22億元,凈利潤從704.34萬元增長至9453.68萬元。2023年,澤瑞藥業的營收已經超過30億元,凈利潤則達到1.89億元。今年上半年,澤瑞藥業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82億元和4419.64萬元。
記者觀察到,在一品紅的子公司中,澤瑞藥業今年上半年實現的凈利潤僅次于一品紅制藥。同樣是上市母公司凈利潤的一大來源,澤瑞藥業的合規經營也遭到質疑,此前公司曾涉及稅收違法行為。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莆田市稅務局稽查局稅務處理決定書(莆稅稽處〔2020〕113號),經查實,莆田漢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10月31日至2019年7月8日期間,使用虛假的生產經營地址注冊空殼公司、走逃(失聯)不配合稅務部門檢查,在無實際生產經營、與受票企業間不存在真實業務交易的情況下虛構業務,為澤瑞藥業等公司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92份,開具金額6754653.65元,稅額202639.55元,價稅合計6957293.20元。
57億元市場及學術推廣費花在哪里了
隨著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出,市場質疑一品紅多年來的巨額銷售費用到底去哪了?
一品紅公告顯示,2017年剛上市時,公司的銷售模式主要為學術推廣和招商代理兩種模式,公司的自有產品均采用學術推廣模式進行銷售,代理產品以招商代理模式為主。從2019年開始,一品紅在年報中披露的主要銷售模式僅剩學術推廣模式一種。
在2021年之前,一品紅未曾按銷售模式分類披露營收情況,直到2020年公司因申請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被深交所問詢后,公司才開始單獨披露學術推廣模式的收入,2017年至2023年,學術推廣模式的銷售收入占比從61.78%上升到98.23%。
學術推廣模式下,為推廣公司產品,營銷團隊通常會開展客戶醫生或專家拜訪活動,學術會議及推廣活動、醫藥市場調研、各類醫院檔案管理等活動產生的費用對應到公司的銷售費用中則為“市場及學術推廣費”。據統計,2018年至2023年,一品紅的累計銷售費用超過60億元,其中“市場及學術推廣費”達到57億元。
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一品紅銷售費用持續增長,從6.14億元上升至12.82億元,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從42.96%提高到58.28%。其中,銷售費用增長最快的年份為2018年,同比增幅為39.73%;同期,市場及學術推廣費同比增長37.6%至5.58億元。
邁入2024年,一品紅開始大幅度減少銷售費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同比下降58.28%,對此,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推廣費用減少所致”。推廣費用持續減少的同時,公司的產品似乎有些賣不動了,2024年前9個月,一品紅實現營收12.4億元,同比下降32.98%;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47億元,是公司上市以來首個虧損的三季報。對于收入的下降,一品紅解釋為“主要是醫藥制造產品銷售收入同比減少所致”。
對于公司是否過度依賴市場及學術推廣費拉動營收以及高額的學術會議費都花在哪里,《大眾證券報》記者致電一品紅董秘辦,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記者 李秋捷 實習記者 黃琴琴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