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內“一變再變” 瑞和股份連換審計機構意欲為何
臨近年末,上市公司將選聘2024年年報審計機構,有的選擇續聘,有的選擇改聘。瑞和股份(002620)是個特例,4個月內兩次變更審計機構。在公司業績承壓的背景下,連換審計機構意欲為何?
一變再變
12月12日,瑞和股份發布關于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聘任尤尼泰振青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稱“尤尼泰振青所”)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公司原聘會計師事務所為北京亞泰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稱“亞泰國際所”)。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8月底,瑞和股份已經變更過會計師事務所。根據8月31日公告,公司擬聘用亞泰國際所為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機構。
對比兩次變更原因來看,8月31日的公告顯示:“經綜合考慮公司業務發展和未來審計的需要,擬聘用亞泰國際所為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機構。亞泰國際所實行一體化管理,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審計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勝任能力。因此,公司擬聘任亞泰國際所為本公司提供2024年報審計服務,聘期一年。”
12月12日的公告顯示:“綜合考慮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對審計服務的需要,公司擬變更尤尼泰振青所為公司2024年度審計機構和內部控制審計機構。”
對比兩家會計事務所的基本信息來看,亞泰國際所截至2023年末合伙人數量16人,注冊會計師人數69人,其中簽署過證券服務業務審計報告的注冊會計師人數12人。2023年度經審計的收入總額5513.70萬元,其中審計業務收入969.03萬元,證券業務收入310.85萬元。
尤尼泰振青所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合伙人40人,共有注冊會計師193人,其中37人簽署過證券服務業務審計報告。經審計的年度收入總額為11551.50萬元,其中審計業務收入6779.14萬元,證券期貨業務收入923.10萬元。
從審計費用來看,亞泰國際所的審計費用為90萬元(其中內部控制審計費用為30萬元),而尤尼泰振青所的審計費用亦為90萬元(其中內部控制審計費用為30萬元)。
業績承壓
單從數據對比來看,瑞和股份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將審計機構變更為規模更大的尤尼泰振青所存在合理性。從兩家誠信記錄的對比來看,又存在隱憂。
近三年(最近三個完整自然年度及當年)亞泰國際所因執業行為受到刑事處罰0次、行政處罰0次、監督管理措施0次、自律監管措施0次及紀律處分0次的情況。從業人員近三年因執業行為受到刑事處罰人員0人次、受到行政處罰人員0人次、受到監督管理措施人員0人次和自律監管措施人員0人次。
而尤尼泰振青所近三年因執業行為受到刑事處罰0次、行政處罰1次、監督管理措施1次、自律監管措施1次、紀律處分1次。11名從業人員近三年因執業行為受到刑事處罰0次、行政處罰5次、監督管理措施2次、自律監管措施2次和紀律處分4次。
需要注意的是,瑞和股份2021年、2022年年報均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審計意見。其中,均提到了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
根據瑞和股份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8億元,同比下降50.56%;歸母凈利潤虧損1.0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8198.12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0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975.65萬元。此外,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其他應付款(含利息和股利)較上年末增加79.63%,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較上年末增加27.83%,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1.17個百分點;長期借款較上年末減少6.09%,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0.6個百分點;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較上年末減少8.22%,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0.49個百分點。
今年11月13日,瑞和股份披露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決定書顯示,公司治理不規范,財務會計核算不規范,訴訟事項披露不完整、不準確。深圳證監局決定對董事長李介平、總經理李冬陽、時任財務總監陳如剛、王償和、林望春、時任董事會秘書陳延、戚鯤文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此外,根據公司披露,截至11月18日,除歷次已專項披露過的訴訟、仲裁案件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訴訟、仲裁事項涉案件共計58件,涉案金額合計約為2411.13萬元(其中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當日統計歸檔1個案件材料,金額為695.44萬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約10.2%。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