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裕科技董事長黃裕中:24年,用一顆紅心造中國好管
11月下旬,雖已近小雪節氣,但撫過泰州的風仍透著溫潤,柔和灑向地面的陽光也暖得剛剛好。自泰州火車站向東約12公里,有一處占地100多畝的廠區,在廠區內一幢6層高建筑的屋頂,矗立著四個大字——中裕科技。這里便是北交所上市公司——中裕軟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71694,以下簡稱“中裕科技”)的辦公地址所在。在辦公大樓的一樓展廳處,公司創始人黃裕中已等候在此,在他的身旁是一句醒目的企業愿景標語:成就全球領先的管道高科技企業。

“我們未來要做到‘雙百’,一個是營收規模過百億,另一個是做成百年企業。”交流是從黃裕中的兩個“小目標”開始的。雖然對于當下的中裕科技而言,與這兩個目標尚有距離,但黃裕中的眼神里卻透露出自信和篤定,他說:“熱愛能抵山海。”
裕及人:
一場有關熱愛與堅持的長跑
每一場馬拉松都有起點,黃裕中和中裕科技的起點在泰州市一處極為普通的平房內。
“這間就是我當時的辦公室。”指著展廳西南角一張老廠房的照片,黃裕中告訴記者,中裕科技的起點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作坊”,“當時的生產線是我從別人不要的廢品中淘回來的,連夜就從浙江開車拉回了泰州。”
靠著這些別人不要的“寶貝”,黃裕中在2000年開啟了創業之路,當時公司主營的是消防水帶業務。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和水帶、管道打交道,一打就是半輩子。
此后寒來暑往、春去秋來,24年時光轉眼飛逝,中裕科技已從最初只有幾十個員工,發展成如今員工超500人,擁有泰州、滁州兩處共計約400畝的廠區,年營收突破6億元的科技創新型企業。2023年,公司成功登陸A股,成為姜堰第一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市政消防、鉆井油田、礦產運輸、頁巖油氣開采、農業灌溉……在展廳另一端一處惟妙惟肖的沙盤前,黃裕中自豪地介紹起公司的管道在多個行業領域中的應用。這些年,中裕科技的企業規模越做越大,但黃裕中的視線始終沒有離開過那根看似不起眼的管道。


黃裕中對管道事業那份熾熱而濃厚的情感溢于言表,參觀展廳時,每每介紹起公司發展歷程中的關鍵時間節點和背后的故事,他都如數家珍,仿佛這一切如同昨日發生的一般。
其中,2015年的一次決定被認為是至關重要。這一年,黃裕中將陳軍招進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一職,并在兩年后將財務總監和董事會秘書兩大要職交至后者手中。這也被黃裕中視作中裕科技規范化的起點。
黃裕中十分重視細節,而規范化則讓中裕科技在生產、經營、管理等企業發展的多個重要環節都做到了細致入微。在偌大的泰州廠區,內襯制作、管道粘合、產品測試、裝車發貨……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地運轉著,生產、驗收、材料擺放的標準均被醒目地標出;再看廠區邊上干凈整潔的辦公樓,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棟2006年就已啟用的建筑,甚至連樓內的每一個衛生間內都張貼著衛生標準和清理流程。
這些管理上的細節很難在財報中得到充分體現,大多數時間,它們可能只是化作一句“公司規范運營”。如果不是親臨現場,很難感受到這句話背后真實的分量。
規范化的種子落地生根后,不斷冒出新的枝芽。據黃裕中透露,公司正在思考今后如何做好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的信披工作。不僅如此,中裕科技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已有具體的指向——公司正扮演將泰州年輕人拉回家鄉的重要角色,黃裕中分享道:“我們經常會承接泰州當地中、小學的參觀活動以及去高校開展獎學助學活動,就是想讓孩子們、學子們從內心深處產生自豪感,知道在自己的家鄉也有這么棒的企業,從而引導、推動本地年輕人‘知鄉、愛鄉、返鄉、建鄉’,為地區經濟、社會未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中裕智慧和力量。”

譽天下:
享受“管通全球”帶來的喜悅
通常,國內的制造業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出海”便會成為一個很難繞過去的話題,不少企業為此絞盡腦汁,而在這方面,中裕科技已然是個“老把式”。“我們2003年就邁出了國門。”談及公司的出海歷程,黃裕中不無自豪。這份底氣,源自公司近七成的海外營收占比。
讓黃裕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筆海外訂單,是頁巖油氣大口徑復合軟管的生產制造,據其介紹,這項核心技術的突破不僅幫助公司在歐美市場站穩了腳跟,也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
時間回到2008年,黃裕中從美國帶回一個令人振奮但卻頗具挑戰的消息,當地開采頁巖油氣急需大量供水軟管,但大筆潛在訂單背后卻是公司在相關技術上的缺失。
“去大市場,找大客戶。”黃裕中說,他當時腦海里就這一個想法,而這句話也是其對多年出海經驗的總結。在他看來,美國是頁巖油氣水力壓裂開采的最大市場,全球占比超過八成,一想到拿下這筆訂單就能撬動整塊蛋糕,興奮無比的黃裕中開始與時間賽跑。
如何解決技術難題?黃裕中用“三年三個月八天八夜”交出了答卷。三年的持續研究,他專門組建技術團隊進行研究開發;三個月的全力攻關,他帶領團隊幾乎天天泡在車間里做實驗;最后八天八夜的連續沖刺,他幾乎沒合眼,連一條剛買的牛仔褲的褲腳都被磨爛了。在研究的過程中,為了節約資金,他突發靈感想到用木頭、土豆為材料雕刻、制作擠出機模具。功夫不負有心人,中裕科技成功研發出一次成型大口徑頁巖油氣壓裂開采供水軟管,一舉奠定了在國際上的行業地位。

出海的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令黃裕中對“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個樸素的道理,有了深刻而鮮活的認知。2019年、2020年,中裕科技的營收曾連續兩年出現同比下滑,彼時公司在財報中坦言,系受到海外業務表現不佳的影響。
恰在此時,沙特阿美突然宣布,將開發其境內最大的非常規天然氣田,預計總投資金額將超過1100億美元。敏銳捕捉到商機的黃裕中迅速將目光鎖定在中東這片新興市場。
2023年1月20日,除夕前一天,中裕科技迎來上市過會的好消息,還沒來得及享受這份喜悅,當天下午黃裕中便馬不停蹄啟程輾轉前往沙特,此行的目的是市場調研。那一年,黃裕中在當地和在沙中資企業的員工一起過了春節。“國外的風俗和我們不一樣,機會稍縱即逝,不會在原地等我。”黃裕中感慨,這是多年出海積累的寶貴經驗。同年8月、9月,中裕科技便火速設立境外全資子公司中裕阿聯酋管道制造有限公司,及境外控股子公司中裕沙特工業有限公司。

對于不同時期的出海策略,黃裕中有著清晰且明確的認知:“起步階段,我們在做的是買全球、賣全球的國際貿易,發展一段時間后,就要做好全方位服務全球的準備,而最后一個階段是要把中裕文化推向全球。”
黃裕中分享了一段在加拿大的經歷,當時下著大雪,坐在車上的他忽然在路邊看見了中裕科技的管道,“一看到‘ZYFire’的字樣出現在異國他鄉,我整個人都得意壞了。”不顧同行的公司同事張小紅的勸阻,黃裕中執意要下車親眼看看自家的管道,他說:“這或許就是‘管通全球,無處不在’的魅力吧。”

馭科技:
念舊是為了更好地創新,創新更要不忘初心
交流過程中,黃裕中時不時會提起過去的人、事和物,而常常被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我到現在都還保留著”。隨著年歲的增長,這份保留物的清單也不斷變長,小到一柄錘子、辦公用的電腦,大到創業初期的汽車、公司起步的那片廠區。
對此,黃裕中笑言,稱自己是個“念舊的人”。在他看來,這些物件承載的不止是記憶的碎片,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每每看見這些老物件,都會激勵他不斷創新,去闖出更廣闊的天地。
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所獲的大大小小數十項榮譽中,黃裕中最看重的是那塊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的刻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字樣的金色牌匾。“這是對我們過去所取得的成績的認可,亦是對所有中裕人的一種鞭策,警示著我們要圍繞這一根管干到底。”他說。

而在干到底的過程中,黃裕中始終秉持一個理念:“原創的核心技術是企業最好的商業機會。”什么是“原創的核心技術”?他進一步補充道:“核心技術是個寬泛的概念,包括人才、材料、工藝技術等等。”
這些年,中裕科技不斷加大對創新的投入,研發費用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是發明專利數量的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52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憑借豐碩的研發成果,中裕科技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其檢測中心也通過了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專業認可。

采訪過程中,黃裕中多次感慨,說公司能發展到今天,全憑“運氣好”,機會似乎總是恰好就擺在自己面前,而他和中裕科技要做的就是走上前抓住機會。他特意用一句話來形容這種感受“一切似乎都是為我(們)而來”。
但回看走過的這段路,如果沒有對海外市場的深思熟慮,就不會有當年毅然“出海”的放手一搏;如果沒有對管道行業的深刻理解,就不會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線的呱呱落地;如果沒有對人才的求賢若渴,公司的規范化運作或許又要晚上幾年;如果沒有將所從事的管道事業上升到“管護幸福生活,傳輸美好未來”的責任和高度,公司的文化向心力和團隊凝聚力就不會越來越強……一個個唾手可得的機會背后,實際上是黃裕中和他率領的中裕科技對管道這份事業的執著、對創新的渴望與堅持,以及對腳下這片大地的深沉熱愛。
“做最好的自己,迎最好的安排。”黃裕中從不避諱談及“雙百”目標的遙遠,但他把在路上看作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更幸福的是在這條“馭科技、裕及人、譽天下”的路上,有許多志同道合者同行。他說:“中裕科技的未來之所以值得期待,是因為我始終秉持用一顆紅心造中國好管的理念,并且我永遠相信中裕一群人、一根管、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
記者 陳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