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松政策背景下 市場有望在回調后迎來反彈
受到美國大選等一系列不確定性事件影響,A股11月份沖高回落,直至趨穩。展望后市,有券商認為,經濟基本面有所修復,動能或延續至2025年初,在政策寬松的背景下,市場有望在回調之后迎來反彈機會。
萬聯證券:
市場調整蓄力
11月,A股市場投資者情緒有所波動,交投熱度環比降溫。部分熱門賽道出現調整,成長板塊上行動能不足。值得關注的是,多只寬基ETF上市受到市場熱捧,被動投資理念逐步得到市場認可。同時,多只大型寬基股票ETF下調管理費率、托管費率,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大型寬基股票ETF的資產配置功能。市場繼續關注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力度與持續性。政策落地效果或將影響市場情緒。總體來看,市場情緒進一步回暖仍有賴于基本面的改善與流動性的繼續好轉。
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國內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根據統計局數據,10月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消費、服務業、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預計政策仍將著力釋放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動能回升。宏觀調控方面,預計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將繼續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效能。市場關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及互換便利新工具的使用情況。預計隨著系列政策及細則的落地及完善,資本市場流動性有望改善。當前,A股市場投資者情緒處于修復階段,交投熱度的回升需要提振市場信心、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
從估值角度看,多數行業市盈率仍處于歷史均值水平以下,具備修復潛力。建議關注:1、被動指數基金持續擴容,關注配置機遇;2、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科技成長板塊中取得技術突破、需求預期擴張的細分領域。
中原證券:
行之有道穩中有進
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仍將努力應對低增長、人口變化、綠色轉型、技術轉型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貿易碎片化帶來的挑戰。就國內經濟而言,一攬子組合政策的效應,在2024年第四季度顯現;2025年在我國中長期發展戰略推進中具有承前啟后作用,預計2025年中國經濟的增速目標在5%左右,全年經濟運行穩中有波動,消費持續改善、投資穩定增長、外貿下行壓力加大。
政策層面,展望2025年,政策發力“促內需”將是保障穩增長、穩預期目標的重中之重,預計圍繞“促消費與惠民生相結合、擴大有效投資”,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寬松基調,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價格水平合理回升。
在經濟與政策交織的綜合作用下,A股市場扭轉連續三年下滑態勢,在2024年走出兩波先抑后揚的小行情。2025年,預計市場多空博弈的焦點或將側重于國內宏觀政策是否通過呵護股市以維持信心、穩定預期,考慮到“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底層邏輯所體現出的政策意圖,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化改革,政策主線將是聚焦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在推動并購重組、提升投資者回報等方面進一步部署,預計A股市場總體維持震蕩上行的運行態勢。
投資思路上,2025年對A股市場運行及投資的把握,在宏觀層面上至少要跟蹤兩大趨勢:1、來自外部的“特朗普2.0”施政政策,尤其是加征關稅的力度與進度;2、國內逆周期調控政策的力度與持續進展。在行業配置方面,可重點關注四條主線:一是科技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加快等新質生產力相關板塊,如人工智能、半導體、化工新材料等前沿技術領域及相關設備細分領域;二是促內需相關的消費和基建板塊,如智駕產品產業鏈、智能家居、寵物用品、船舶、工程機械等;三是供給優化和需求回暖導致行業景氣度迎來拐點,如光伏、鋰電池;四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相關的并購重組、現金分紅以及市值管理等主題概念,如破凈比較集中或是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建筑、煤炭、交運、銀行等行業板塊。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