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農商行三季報“警報”拉響:業績增速滑坡、資產隱憂與合規“傷痕”并存
滬農商行(601825.SH)日前發布了三季報,其關鍵指標表現不甚樂觀。業績層面,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增速遭遇斷崖式下滑,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僅0.3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0.81%,與過去三年超10%的凈利增速形成鮮明反差,增長乏力盡顯。
證券之星注意到,滬農商行凈息差持續收窄,從2021年的1.86%一路降至截至今年9月末的1.48%,且存貸比低于同業且墊底;同時在資產質量方面,房地產貸款占比高企且不減反增,不良貸款余額上升,損失類貸款余額增幅近一倍,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下滑40%。
合規性上更是 “傷痕累累”,近兩年下屬多家村鎮銀行頻現貸后管理、信息披露、違法違紀等各類問題,總行也曾因多項違規事實遭巨額罰單。
增速放緩之下的結構“隱憂”
證券之星注意到,曾幾何時,滬農商行在業績增長賽道上意氣風發,過去三年平均凈利潤增速都超過了10%。
可今年前三季度,形勢急轉直下,營收增速近乎停滯,僅為0.3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也不過0.81%,與往昔成績相比,落差巨大。
細究業績增長乏力的根源,首當其沖便是凈息差收窄這一行業共性難題在滬農商行身上被放大。
凈息差作為銀行盈利的關鍵指標,反映著貸款利息收入與吸收存款利息支出間的 “利潤空間”。
滬農商行凈息差從2021年的1.86%逐年下滑,至2023年已降至1.67%,2024年截至9月末更是低至1.48%,較上年末減少19個基點。與A股上市農商行均值1.72%相較,差距明顯,即便和體量相當的渝農商行(凈息差1.61%)對比,也處于劣勢。
凈息差收窄,直接致使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3.08%,作為銀行傳統營收支柱的利息收入增長疲軟,拖累整體業績。
與此同時,滬農商行資金利用效率也成為業績 “拖油瓶”。前三季度存貸比僅70%,不僅低于去年同期,在同類銀行中更是墊底。存貸比反映銀行將存款轉化為貸款的能力,該指標低位徘徊,或是源于貸款發放的過度謹慎,錯失優質放貸機會;或是缺乏足量可投放的優質資產,導致資金閑置,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更值得關注的是,滬農商行非利息凈收入雖同比增長11.76%,看似為業績添彩,實則暗藏隱憂。
深入剖析結構,作為日常經營收入的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 同比大降16.45%,僅為16.75億元,主要受累于代銷保險費率下降致手續費減少。
支撐非利息凈收入增長的多是 “投資收益”(上半年達20.08億元,同比增長67.37%)和 “資產處置收益”,但這類收益穩定性差,高風險、高回報的 “金融債券” 在投資中占比可觀(上半年 “其他債權投資” 中金融債券達1435 億元),市場行情稍有波動,業績便隨之起伏,難以成為堅實可靠的業績增長基石。
房地產貸款與不良攀升
證券之星注意到,滬農商行身為扎根 “三農” 與小微企業服務的農商行,資產質量版圖上卻有著顯眼 “暗斑”,房地產貸款占比過高問題尤為突出。
近三年來,房地產貸款占比頑固維持在三成左右,在房地產業已淪為不良率高發行業、監管持續壓降房地產風險的大背景下,滬農商行不進反退,2023 年地產貸款余額達1047億元,相較 2022 年末還逆勢增加42億元。
房地產市場近年跌宕起伏,行業調整期拉長,高占比的房地產貸款無疑為銀行資產質量埋下 “定時炸彈”,一旦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項目爛尾等風險事件爆發,滬農商行將直面不良貸款激增、資產減值損失飆升的困境,嚴重侵蝕利潤根基。
資產質量另一值得警惕的是不良貸款指標的波動。截至今年9月末,不良貸款余額升至71.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71億元,增幅3.91%,其中損失類貸款余額34.21億元,較上年末漲16.91億元,增幅高達97.81%,近乎翻倍增長。
而不良貸款率看似與上年末持平為0.97%,實則在不良貸款攀升與貸款總額微增(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較上年末增加4.47%的動態平衡下,背后隱藏的是資產質量管控壓力與日俱增。
撥備覆蓋率方面,從上年末到今年9月末,由原本較高水平下滑40%至364.98%,撥備是應對不良貸款的“安全墊”,覆蓋率下降意味著抵御風險緩沖能力削弱。
內控“漏洞”需重視
證券之星注意到,合規防線是銀行穩健運營的 “護城河”,但滬農商行近兩年下屬村鎮銀行亂象叢生。
今年1月,慈利滬農商村鎮銀行因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資金被挪用遭處罰;4 月,北京房山滬農商村鎮銀行原董事長、行長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通報;6月,彌勒滬農商村鎮銀行因信息披露不完整被罰款25萬元。
此外,問題不止于村鎮銀行層面,總行在2023年6月因同業投資資金投向合規性審查不審慎等 19 項違法違規事實,被重罰1160萬元,同年11月,下屬上海崇明滬農商村鎮銀行也因多種違規受罰230萬元。
就在11月2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罰單顯示,滬農商行浙江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支行因貼現資金管控不到位、回流出票人被罰款35萬元。
形成對比的是,滬農商行人均薪酬在業內“遙遙領先”,據萬得數據顯示,2023年人均薪酬超過51萬元,也是10家上市農商行中唯一超過50萬元的企業。(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李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