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政策暖風吹拂 科創板公司投資熱情高漲
從“科創板八條”到“并購六條”,從交易所多次舉行并購重組座談會到發布支持并購重組行動方案,一系列政策驅動下,并購重組市場的活躍度持續提升。設立或參與投資基金正成為越來越多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做好主營業務之余,拓寬投資渠道,進行產業布局的新選擇。
熱衷參與設立投資基金
11月22日,科創板上市公司華興源創公告,公司參與設立私募投資基金智源微新,主要投資于半導體產業鏈、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華興源創是一家工業自動化測試設備與整線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產品主要應用于LCD與OLED平板顯示及新型微顯示、半導體集成電路、智能可穿戴設備、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此次,華興源創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認購人民幣1000萬元,占基金份額的16.64%。智源微新工商登記的經營期限為10年,產品運作期為合伙企業產品成立日起7年,期滿后經普通合伙人提議并同意可延續。本次參與設立的基金不納入其合并報表范圍,投資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出資金額占其最近一年經審計總資產的比例為0.18%。
此外,智源微新的另一投資者也是科創板上市公司——東微半導。華興源創公告顯示,東微半導認繳出資5000萬元,認繳出資比例為83.19%。
除了通過私募投資基金,亦有部分科創板公司選擇設立產業基金進行投資。10月底,從事細胞培養產品與服務的奧浦邁公告,公司擬出資不超過3億元參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基金暫定名上海奧創前景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管理人為蘇州道彤淳輝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募集資金總規模為10億元。
奧浦邁表示,標的基金主要專注于對中國境內生物制造、制藥設備和耗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早中期項目和并購項目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股權或準股權投資或從事與投資相關的活動。上述的基金投資領域與公司目前主營業務存在協同關系。
賦能未來產業
根據Wind統計,截至11月22日,還有生益電子、安凱微、天合光能、麒麟信安、成都先導、茂萊光學等多家科創板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基金或者投資基金。從背后訴求來看,包括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投資、實現產業鏈的整合與擴張等多個方面。
自“并購六條”出臺以來,不少變化漸次出現。既包括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案例的大增,也包括地方成立并購基金的步伐明顯加快,還包括上市公司出資設立產業基金的案例也在不斷增加。這些逐步出現的新變化,都體現出微觀主體改變原有單一的內生式增長模式,調整商業模式,實現外延式增長的積極意愿。這些又都將成為繼續提升投資者回報、帶領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實際上,上市公司成立產業(并購)基金有以下好處:首先,先投后并,提前鎖定優質標的。投資跟蹤幾年之后,擇機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體內,降低并購風險。其次,提高投資(并購)杠桿。通過與其他LP、GP合作,可以通過較小的資金量收購規模更大的標的公司。
“今年以來,各地都鼓勵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等主體設立或出資參與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對優先投向上市公司新孵化的符合產業政策項目的基金,政府是給予‘真金白銀’支持的,因此這也是上市公司愿意參與設立產業基金的重要原因之一。”22日一位股權投資人士表示道,實際上,使用基金并購其他企業相關資產及股權,也有利于強化產業鏈優勢,夯實公司主業。
展望未來,科創板公司設立產業基金有望成為一種長期趨勢,并在投資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為未來中國經濟“耐心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