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天成:制冷紅外產品需求旺盛推動業績高增長
國科天成(301571)深耕光電領域十余年,主要從事紅外熱成像等光電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業務。公司主要提供制冷型紅外機芯、整機、電路模塊,以及以紅外瞄具機芯、整機為代表的非制冷紅外產品。除光電業務外,公司還開展了遙感數據應用、信息系統開發和衛星導航接收機研制等其他業務作為補充。
制冷型紅外產品下游應用以軍用領域為主。我國國防預算穩健增長,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近年來,我軍戰機、導彈等裝備數量增長,帶動上游紅外市場規模持續擴張。
InSb(銻化銦)路線在軍用中波紅外系統中占主導,滲透率在我國有較大提升空間。相較于MCT(碲鎘汞)探測器,InSb探測器主要用于制備中波探測器,無法覆蓋長波波段,但在穩定性和盲元率等指標更具優勢。在軍用領域,中波應用需求明顯多于長波或寬波段需求,InSb在中波紅外領域的成熟性已經得到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充分驗證,美軍主流武器裝備搭載紅外系統所選用探測器以InSb型為主。由于歷史因素,我國紅外探測器以MCT路線為主,InSb滲透率有較大提升空間。
公司差異化競爭優勢突出,是InSb型紅外龍頭。區別于國內競爭對手大多選用MCT技術路線,公司依托InSb型紅外產品技術路線優勢,多次在招投標活動中擊敗競爭對手,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并實現業績高速增長。短期內,InSb和MCT技術路線和產能產線不能相互轉換,且我國InSb探測器市場供給能力十分有限,公司已和Z0001建立戰略合作并擁有優先購買權,同時與F0004建立了業務合作,形成了穩定的InSb探測器供給渠道。在此情形下,國內競爭對手進入InSb領域困難。
公司提前布局下一代T2SL(Ⅱ類超晶格)探測器領域。T2SL制冷探測器是繼MCT、InSb之后的下一代制冷探測器,具有高量子效率、高幀率、高靈敏度等特點,在長波波段以及部分復雜背景應用場景中更具優勢。公司前瞻性布局上游核心部件、自建量產線,以及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向上游芯片及設備領域延伸,公司目前已經成功研制出兩款T2SL探測器。
為提高自身基礎配套能力,公司持續創新并不斷向鏡頭鏡片、光電芯片以及非制冷探測器領域拓展。2023年,公司多個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精密光學領域,2023年,精密光學加工線投入使用,并在首年獲得接近3500萬元的收入;2023年研制出一款兼具性能與成本需求的非制冷型探測器,有效解決了目前國內外熱像瞄準器普遍存在的場景適應性差和輔助射擊功能不足的問題,形成了一定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公司于2021年新設子公司天芯昂光電以開展紅外芯片研制業務;并擬通過募投項目“光電芯片研發中心”進一步強化光電芯片產品性能,使之適用于不斷更新的高速紅外跟蹤系統和紅外圖像合成系統,助力公司夯實行業領先優勢。
東北證券表示,公司是國內軍用制冷型紅外裝備領軍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突出。預計公司2024年至2026年實現營收分別為9.41億元、12.41億元、16.0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9億元、2.27億元、2.90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94元、1.26元、1.61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華金證券表示,展望2024年全年,在國防建設持續加強的背景下,公司制冷紅外產品的需求有望保持旺盛;公司是業內少數擁有完整T2SL制冷型紅外技術相關產業鏈布局的企業之一,并在鏡頭鏡片、光電芯片以及非制冷探測器領域形成較強的基礎配套能力,未來業績有望穩健向好。預計公司2024年至2026年營業總收入分別為9.70億元、12.66億元、16.9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8.2%、30.5%、33.6%;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億元、2.27億元、3.0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6.0%、31.4%、34.4%;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96元、1.26元、1.70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A”評級。
記者 劉希瑋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