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漲跌比創一個月來新低 后市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
11月14日,A股縮量下跌,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跌幅均超過3%。全市場僅有ST板塊、銀行等少數幾個上漲,光刻機、6G、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量能跌破2萬億元的成交水平。業內分析認為,短期市場需要密切關注成交量和人氣股的動向,建議減倉規避風險,等待后續確定性的止跌機會。
ST板塊活躍 科技股大跌
14日盤面上,僅有ST板塊、銀行等少數幾個上漲,賺錢效應可見一斑。銀行股繼續充當大盤的“穩定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紛紛以紅盤報收。中國神華、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人保、長江電力等權重大盤股也上漲。ST板塊逆勢活躍,*ST中迪、*ST景峰、ST步森、ST九芝、ST三圣等20余股漲停。
階段性漲幅較大的科技、半導體等高位股紛紛遭遇資金兌現。中國長城跌停,中國軟件一度逼近跌停,中興通訊、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均跌超6%。6G板塊大幅下跌,中國衛通、合眾思壯雙雙跌停,上海滬工、中國衛星跌幅居前。光刻機板塊中,麥克奧迪、張江高科、奧普光電、晶方科技等跌幅均超過6%。華虹公司、上海新陽、神工股份等半導體硅片板塊個股紛紛調整。
地產股再次上演高開低走兌現行情,世榮兆業連續漲停成板塊獨苗,深振業A逼近跌停,上實發展、華夏幸福跌超7%。固態電池、鋰礦等鋰電產業鏈短暫沖高后單邊回落,威領股份、永杉鋰業跌停,天奈科技跌超9%,贛鋒鋰業、天齊鋰業跌超6%。有色、化工、通信、醫藥等多數行業跟隨指數調整。
總體看,11月14日,A股全市場僅不足500只個股飄紅,漲跌比創10月11日以來最差表現。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1.73%,報3379.84點,深證成指下跌2.83%,創業板指下跌3.4%,科創50指數下跌3.21%。滬深兩市全天成交1.84萬億元,終結連續2萬億元的成交紀錄。
短期調整不改中期向好趨勢
從14日市場表現來看,巨豐投顧郭一鳴分析認為,指數整體調整且重心持續走低,盡管指數調整幅度不大,但個股普遍下跌。整體而言,此輪調整除了自身因素外,美元走強背景下,港股率先破位走低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當然,港股目前估值相對較低、彈性較高,在整體支撐和提振因素作用下,調整空間相對有限,而 A 股當前成交依舊活躍,震蕩反復仍將是其主要運行的基調。”郭一鳴表示。
源達投顧14日盤后分析認為,當前市場處于技術性調整,30分鐘ABC浪調整,尾盤C主跌,后續確定性止跌仍需繼續關注前整理中樞上軌3340點位置是否能有效支撐反彈、重回漲勢。操作上,其建議短期減倉規避風險,繼續持幣等待后續確定性止跌機會。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若出現資金短期集中獲利回吐,難免導致指數波動,這是歷史上震蕩整理期的正常現象,不改中期趨勢。今年底至明年初仍處于政策發力的關鍵窗口期,預期變化或將對估值修復節奏產生影響,中期市場表現取決于業績拐點確認和回升彈性,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切換的過程也難免波折,市場變化頻率或較2024年更高,但振幅可能小于今年。
配置上,中金公司認為,我國部分產業基本面歷經多年調整,產能有望在政策引導及產業自身趨勢下走向出清,景氣回升產業明年有望逐漸增多。結合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過去3 年的投資理念可能面臨調整,賽道研究、景氣投資有望逐漸回歸。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