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股價乘風大漲創兩年來新高
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繼前一日漲停后,上汽集團(600104)股價13日再度漲停,收于16.73元/股,創下近兩年來的新高,市值距離2000億元僅差“一腳油門”。
漲停封單超過25萬手
13日,上汽集團開盤沖高大漲超過9%,在小幅回調后股價迅速封上漲停,整個過程僅用了5分鐘,此后全天未打開。截至收盤,該股收于16.73元/股,創下自2022年7月11日以來的新高。Wind統計顯示,當日該股成交額為23.47億元,25.62萬手買單封板,封板資金近4.29億元,總市值1937億元。若以116億股總股本計算,上汽集團股價距離2000億市值每股股價僅差不到0.55元的“一小步”。
因連續3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上汽集團13日登上龍虎榜。滬股通專用席位、國泰君安上海松江中山東路證券營業部、中信建投杭州慶春路證券營業部、機構專用席位、聯儲證券杭州西湖桃源嶺證券營業部位列買入金額最大前五名,均為凈買入,合計買入金額8.16億元;滬股通專用席位、中信證券上海浦東新區東方路證券營業部、平安證券陜西分公司、華泰證券江西分公司、華泰證券泰州分公司位列賣出金額前五名,均為凈賣出,合計賣出金額5.4億元。
消息面上,11月12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指出并購重組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龍頭企業的重要方式。受到上述利好消息的影響,上海國資改革板塊13日早盤強勢拉升,板塊內多只個股漲停。
對于公司股價連續兩日漲停,上汽集團13日盤后發布公告提示風險稱,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正常,內部經營秩序正常。公司A股股票于11月11日至11月13日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近期公司股票價格漲幅較大,可能存在短期漲幅較大后的下跌風險,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決策,審慎投資,注意防范二級市場交易風險。
業績尚未走出下降通道
作為國內最大的整車制造上市公司,上汽集團旗下囊括了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資品牌以及智己、飛凡、榮威、MG 名爵、MAXUS 大通等自主品牌乘用車與商用車業務。
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實現營收4304.82億元,同比下降17.74%;凈利潤69.07億元,同比下降39.45%;扣非凈利潤為10.50億元,同比下降88.92%;基本每股收益為0.60元。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457.96億元,同比下降25.91%;凈利潤2.80億元,同比下降93.53%;扣非凈利潤2916.61萬元,同比下降99.23%。
為了提振業績,重塑影響力,今年以來,上汽集團推出多項舉措,并圍繞“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和“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形成上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工作方案》。7月11日,上汽集團公告稱,王曉秋正式接替陳虹,擔任上汽集團董事長,賈健旭擔任公司總裁。此后,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均進行了人事調整。
最新產銷快報顯示,今年10月,上汽集團整車實現產量41.66萬輛,同比減少13.74%;今年1—10月產量共計306.58萬輛,同比減少20.99%。10月整車實現銷量40.19萬輛,同比減少18.22%;今年1—10月銷量共計305.12萬輛,同比減少21.13%。雖然整車產銷量均出現下滑,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出現大幅增長。今年10月,公司新能源汽車實現產量16.53萬輛,同比增長60.45%;1—10月實現產量93.02萬輛,同比增長24.46%。新能源汽車10月實現銷量15.71萬輛,同比增長51.08%;1—10月實現銷量90.51萬輛,同比增長20.22%。
東吳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黃細里認為,公司核心技術“新能源三電系統+智能化軟硬件”全線布局,“智己”推動自主品牌高端化;在出口方面努力鞏固西歐、南美等基盤市場,加快拓展東歐等新興市場持續完善海外服務體系建設,同時積極應對歐盟反補貼調查。合資業務方面,與奧迪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多款全新智能電動車型;與通用汽車整合優勢資源,在上汽通用新設軟件及數字化中心;上汽大眾積極調整營銷策略,加快提升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品牌聲量。由于通用經營承壓,自主品牌仍待放量。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