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擾動 滬指下跌逾1% 震蕩市中防御性板塊或成“避風港”
周二,受到部分權重股下跌的影響,大盤震蕩走低。12日,上證綜指下跌48.10點,跌幅為1.39%;深證成指下跌74.11點,跌幅為0.65%;創業板指下跌1.64點,跌幅為0.07%;科創50指數下跌23.30點,跌幅為2.17%。兩市12日共成交25507億元,較周一有所增加。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市場持續活躍,板塊輪動加快,不過,隨著高位題材股逐步退潮,短期調整壓力有所增加。投資者后市在關注成交量變化的同時,可繼續跟蹤醫藥、農業、食品飲料等板塊的動向。
滬指退守3400點關口
周二,大盤未能延續周一的反彈走勢,出現放量調整。上證綜指12日早盤低開,盤中雖然小幅翻紅,但后續買盤不足;午后隨大盤快速下探,最低探至3402.04點,收盤下跌1.39%,報收3421.97點。深證成指12日走勢相對較強,盤中最大漲幅一度超過1%,收盤下跌0.65%,報收11314.46點。創業板指12日盤中創出反彈以來新高,最大漲幅超過2%,收盤下跌0.07%。科創50指數在周一大漲后,12日下跌2.17%。
從成交量來看,兩市12日共成交25507億元,較周一增加430億元。12日個股表現為跌多漲少。滬市中,上漲的有580只,下跌的有1687只;深市方面,上漲的有837只,下跌的有1980只。受到大盤調整的影響,兩市12日漲停個股為111只,跌停的有20只。
記者注意到,近期港股走勢相對較弱。香港恒生指數周一下跌1.45%,周二跌幅接近3%。12日港股中,半導體、保險、有色金屬等板塊領跌,國企指數下跌3.22%。受此影響,A股相關板塊走勢偏弱,其中,保險板塊下跌3.41%,半導體板塊下跌2.13%。
醫藥板塊逆市飄紅
在大盤調整之際,部分前期滯漲的板塊出現補漲。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醫藥商業、房產服務、能源金屬、零售、醫療服務等板塊逆市上漲;跌幅榜上,航空裝備、軍工電子、游戲、保險、地面兵裝等板塊跌幅居前。醫藥商業板塊12日上漲4.34%,板塊內個股藥易購“20cm”漲停,漱玉平民上漲10.34%,塞力醫療、健之佳、中國醫藥漲停。
消息面上,11月11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和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醫保基金預付工作的通知,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進一步完善預付金管理辦法,通過預付部分醫保基金的方式幫助定點醫療機構緩解醫療費用墊支壓力,激勵定點醫療機構更好地為參保人員提供醫療保障服務。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醫療機構而言,醫保基金預付有助于優化改善醫療機構日常運營的現金流和資金壓力,減少醫保應付未付費用造成的潛在應收及壞賬風險。對于醫保而言,提高了醫保的結算效率,將鼓勵調動醫療機構診療積極性。
近期醫藥醫療板塊看點不斷。11月14日至15日,第十一屆CBIC細胞生物產業大會暨第九屆中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大會將亮相北京;第二屆腦機接口大會暨腦機接口產業聯盟第四次全會將于11月16日至17日在武漢舉行;CIPM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產業發展大會將于11月17日至18日在廈門召開。
關注板塊輪動的節奏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板塊輪動加快,部分高位題材股開始退潮,短期對市場構成一定的壓力。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接力入場,ETF將成為重要的配置工具,市場主導風格將由個人投資者逐步切換至機構投資者。行情上,績優成長、內需消費、并購重組將成為三條重要賽道。
招商證券表示,大盤11月將呈現震蕩走勢,板塊不斷分化。隨著化債政策靴子落地,市場可能重回藍籌風格。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近期銀行、保險板塊持續調整,拖累大盤走低。本周以來,隨著監管趨嚴,部分高位題材股持續下跌,對短線人氣影響較大。周二,盡管有部分題材股出現“地天板”,但前期連續大漲的不少品種位居跌幅前列,短線風險不容小視。投資者近期在操作上應注意控制倉位,做好止盈、止損。熱點方面可繼續跟蹤醫藥、農業、食品飲料等板塊。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