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華潤銀行三季報:凈利潤同減超7成,信用減值損失激增,年內被罰超千萬元
近日,珠海華潤銀行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在業績指標上,該行出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雙降,尤其是凈利潤同比銳減超70%,甚至單季度陷入虧損泥潭。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業績困擾之外,華潤銀行在資產質量方面也有麻煩,不良貸款率雖有微弱下降,但撥備覆蓋率降至近9年最低并逼近監管紅線,風險抵補能力存疑。
此外,該行合規內控管理更是漏洞頻出,年內多次收到監管罰單,累計罰沒金額已超千萬元。
業績驟降、信用減值損失激增
三季報顯示,珠海華潤銀行的業績下滑態勢較為明顯。截至9月末,其合并口徑下總資產 4278.53億元,總負債3954.02億元,所有者權益324.5億元。
然而在盈利指標上,1 - 9月,該行合并口徑下實現營業收入50.23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51.49億元,減少了2.45%。而凈利潤更是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僅為3.32億元,同比上年的 15.08 億元大幅減少77.98%。
進一步剖析其季度數據,2024年一季度凈利潤尚有5.47億元,上半年凈利潤為6.35億元,但到了前三季度卻驟降至3.32億元,這意味著第三季度虧損高達3.03億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這并非該行首次單季度虧損,早在2023年第四季度就曾虧損1.07億元。對比過往年份,2019年至2023年期間,其每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都在15億元至18億元區間,如今的業績表現可謂一落千丈。
就三季報來看,造成這種業績下滑的罪魁禍首當屬信用減值損失的大幅計提。在2024年前三季度,該行信用減值損失共計31.1億元,而上年同期僅為19.1億元,增加了12億元,增幅高達62.83%。
另外從營業支出數據來看,1- 9月營業支出為47.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70%,其中信用減值損失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營業收入的減少幅度,極大地吞噬了利潤空間。
若將上半年與第三季度單獨對比,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為16.77億元,第三季度則高達14.33 億元,正是這一數據的激增直接導致了第三季度的虧損。
資產質量隱憂與合規內控危機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珠海華潤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1%,較上年末下降0.02 個百分點??此撇涣假J款率有所改善,但撥備覆蓋率卻不容樂觀,僅為159.92%,較上年末下降9.4個百分點,且已逼近150%的監管紅線,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低值。
從歷史數據來看,2021年末至2023年末,該行不良貸款規模分別為27.02億元、30.44億元、36.77 億元,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逾期貸款占比分別為1.76%、2.07%、2.83%,同樣處于上升通道。這表明盡管不良貸款率在短期內有所下降,但整體資產質量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計提撥備以應對潛在風險。
合規內控管理方面,珠海華潤銀行可謂是問題重重。今年7月2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對其深圳分行開出罰單。原因是該分行采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這一違法違規行為致使其被沒收違法所得35.25萬元,并被處以200萬元罰款。
其中,相關責任人周靜靜時任深圳福田支行行長,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程光宇時任深圳福田支行行長助理,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8年;周一鳴時任深圳福田支行行長客戶經理,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5年;孫永亮時任深圳分行黨委委員,被處以警告。
此外,在今年5月份,該行因剛性兌付代銷資管計劃被處以700萬元的大額罰款,時任行長宗少俊、個人金融部負責人兼個人信貸部總經理吳穎被給予警告處分,吳穎還被罰款10萬元。同月,因未對交易單證的真實性及其與外匯收支的一致性進行合理審查,又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合計罰沒116.13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該行年內已被監管機構累計罰款1051.38萬元,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以往年度罰款金額的總和,充分暴露了其合規內控管理的薄弱性。(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趙子祥)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