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巨頭大全能源的內憂: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過半,前三季度業績深虧超10億
近期,硅料巨頭大全能源(688303.SH)因管理層人事變動頻繁引發關注。10月以來,大全能源2名副總經理胡平、曹偉先后離職,核心管理團隊的王西玉也經歷職務調整。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以來,大全能源的核心技術人員相繼出走,算上胡平離職,公司上市時的5名核心技術人員目前僅剩2人。雖然目前大全能源將核心技術人員的隊伍擴充到6人,但其整體研發團隊卻顯著縮水,今年上半年的研發人員同比減少了超三成。
在人事動蕩之際,深陷行業周期的大全能源還面臨業績增長的壓力。隨著硅料價格跌跌不休,大全能源Q2開始出現現金成本與單位售價倒掛的情形,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虧損,導致今年前三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高管人事變動頻繁
10月以來,大全能源的高層經歷了一系列人事變動。
10月30日晚間,大全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曹偉因個人原因辭職。辭任后,曹偉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就在曹偉辭職前一天,大全能源公告稱,因工作崗位調整,王西玉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及專門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王西玉仍在公司擔任其他崗位職務,仍屬于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同時,大全能源聘任朱文剛為公司總經理。
10月15日,大全能源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胡平也因個人原因辭職。辭任后,胡平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同時,大全能源新增潘和平、莫可璋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證券之星注意到,曹偉、王西玉及胡平均是大全能源的元老級人物。去年底,大全能源人士向媒體表示,大全能源從成立至今(2023年)已運行13年,高管團隊基本沒有發生變化。但2023年開始,大全能源卻人事變動頻頻。僅2023年離職的管理層就包括董事張龍根、董事兼總經理周強民、技術部經理趙云松、財務總監兼副總經理馮杰、副總經理譚忠芳。
其中,譚忠芳、趙云松以及近期離職的胡平、職務變動的王西玉均屬于大全能源的核心技術人員。對于胡平的離職,大全能源表示,其負責的工作已完成交接,公司的生產經營、技術研發等工作均有序推進。胡平的離職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研發實力、核心競爭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據悉,2019年年初,大全能源共有2名核心技術人員,分別為曹偉、胡平。2020年6月28日,大全能源認定王西玉、胡平、譚忠芳、羅佳林、趙云松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前述人員均于2019年1月1日前已長期于大全能源任職,在公司研發、技術等領域擔任重要職務或在公司研發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曹偉因主要承擔公司管理職責故不再認定為核心技術人員。
證券之星注意到,上市初公開披露的5名核心技術人員目前僅剩2名。對于核心技術人員接連離職的原因,大全能源并未作過多披露,目前上述人員的去向也尚不明朗。胡平離職后,核心技術人員變更為王西玉、羅佳林、田先瑞、馬曉亮、潘和平、莫可璋,人數由此前的5名增加至6名。
雖然對核心技術人員團隊做了補充,但大全能源整體研發人員的規模卻在縮水。截至今年上半年,大全能源的研發人員規模為607人,較去年同期的929人減少了34.66%,人員占比從近20%“腰斬”至10.02%。

耐人尋味的是,大全能源為何會出現研發人員的大量流失?該現象又是否會對公司后續的技術創新產生影響?證券之星將持續關注。
連續兩季出現虧損
核心技術人員出走之際,大全能源還陷入了虧損的窘境。
根據披露的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實現營業收入60.05億元,同比下降53.37%;對應歸母凈利潤虧損10.99億元,同比下滑121.49%。就營收凈利下滑的原因,大全能源稱,主要是受供需不匹配影響,多晶硅價格持續下降所致。去年同期,大全能源歸母凈利潤尚且盈利51.15億元。
根據硅業分會發布的最新成交價格,上周N型料成交均價為4.17萬元/噸,復投料成交均價3.64萬元/噸,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3.45萬元/噸。與年初相比,上述硅料價格降幅分別在38%、40%、41%。
大全能源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硅料行業新增產能釋放節奏顯著放緩,眾多企業維持低開工率的檢修狀態以應對市場變化。盡管如此,硅料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行業整體持續面臨全面虧損的嚴峻挑戰,硅料價格仍處于L型磨底階段。
就產銷端而言,不難看出大全能源第三季度減產的力度。前三季度,大全能源的產量為17.08萬噸,同比增長24.86%。其中Q3產量為4.36萬噸,環比Q2減少超三成,Q1及Q2的產量約為6.23萬噸、6.5萬噸。大全能源預計第四季度多晶硅產量在3.1萬噸至3.4萬噸,今年全年預期產量為20萬噸至21萬噸。
同時,其銷量呈現逐季下降的趨勢。Q1至Q3的銷量分別為5.4萬噸、4.31萬噸、4.21萬噸,前三季度總銷量同比下滑0.66%至13.92萬噸。

伴隨著硅價下跌,大全能源硅料單位售價在Q2擊穿成本線,并在Q3進一步加劇。數據顯示,其Q2及Q3的單位現金成本分別為40.16元/公斤、38.93元/公斤,同期單位銷售價格分別為37.09元/公斤、33.62元/公斤。
產品價格與成本倒掛,大全能源已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虧損。其Q2實現營收16.02億元,同比下滑64.14%;對應歸母凈利潤虧損10.01億元,同比下滑166.05%。Q3則實現營收14.21億元,同比下降60.01%;對應歸母凈利潤虧損4.29億元,同比下降162.27%,虧損規模環比Q2有所收窄。
反映盈利指標的毛利率也大幅下滑,從2023年末的40.35%下跌至三季度末的4.18%,其中Q2的毛利率一度跌至-23.57%,拖累了產品整體盈利能力。
據了解,硅料價格今年以來一路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供需關系的失衡。上游硅料環節前期擴產的產能集中釋放,然而下游需求增長的速度卻未能同步跟上,導致硅料庫存增加,價格承壓。根據行業機構InfoLink關注到的硅料庫存情況,截至10月末,供應端現貨庫存規模仍在增加,環比增加幅度比較明顯,累庫壓力逐漸達到年內高峰。
大全能源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存貨同比增長55.93%至15.52億元。激增的存貨也帶來了巨額資產減值的煩惱。僅在第三季度,大全能源因存貨跌價擬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就達到了5.82億元。(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