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為股份前三季營收凈利雙增背后:存貨、應收賬款高企藏風險,毛利率持續走低
在光伏企業普遍利潤下滑或陷入虧損的局面下,光伏設備廠商的業績卻相對亮眼。HJT整線設備龍頭邁為股份(300751.SZ)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雙實現增長,不過營收雖大增五成,但凈利潤增速不足7%。
證券之星注意到,雖然在行業低谷期依然保持業績增長,但邁為股份并非高枕無憂。其一,公司今年以來存貨規模維持高位,且應收賬款激增近七成,在行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二者合計計提減值準備高達3.53億元。其二,公司毛利率水平連續“退坡”也擠壓了利潤空間。后續,邁為股份如何破局將成為業績增長的關鍵。
二級市場上,邁為股份當前股價較歷史高點跌逾60%,公司在近期實施了新一輪回購。由于股價長期震蕩下行,目前前一輪約1.63億元回購已被套牢。
前三季度計提減值3.53億
根據三季報,邁為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7.67億元,同比增長52.09%,收入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訂單驗收增加所致。在收入增長的帶動下,邁為股份實現歸母凈利潤7.59億元,同比增長6.3%;扣非后凈利潤為6.87億元,同比增長3.79%。
拆解單季度來看,邁為股份僅Q1的歸母凈利潤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其Q2出現增收降利的情形,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26.51億元、2.0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4.84%、-1.31%。Q3實現歸母凈利潤2.9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89億元僅微增2.87%。
利潤增長乏力背后,邁為股份大規模的存貨及應收賬款引發的減值成為“吃掉”利潤的元兇。2022年,邁為股份的存貨僅53.3億元,但到2023年一度突破百億。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邁為股份的存貨為97.08億元,同比下滑12.93%,但仍處在高位水平,約占總資產的41%。存貨賬面價值較高主要與邁為股份的產品驗收周期相關,由于公司產品驗收期相對較長,導致存貨結構中發出商品期末數額較大。
應收賬款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邁為股份應收賬款為36.38億元,同比增長69.18%,趕超收入增速,并占到了營收的近47%,顯示出公司訂單回款節奏的放緩。較高的應收賬款不僅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若客戶出現回款不順利或財務狀況惡化的情況,也可能帶來壞賬風險。
證券之星注意到,大規模的存貨與應收賬款導致邁為股份計提了巨額資產減值。前三季度,邁為股份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3.53億元,減少公司合并財務報表利潤總額3.53億元。其中,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約達3.18億元。

對比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業績承壓的局面,光伏“賣鏟人”普遍實現了盈利。晶盛機電(300316.SZ)實現歸母凈利潤29.6億元,同比下降15.76%;捷佳偉創(300724.SZ)歸母凈利潤為20.23億元,同比增長65.45%;奧特維(688516.SH)實現歸母凈利潤11.66億元,同比增長36.91%。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設備龍頭企業的存貨、應收賬款的狀況同樣不樂觀。比如,捷佳偉創存貨達180.8億元,應收賬款在36.57億元。業內人士表示,生產設備的存貨相對其他環節較高,主要由于這一環節的屬性特征,確收節奏通常受到下游客戶驗收節奏的影響。隨著光伏產業鏈虧損企業增加,光伏設備企業更容易遭遇收款難的問題。
此外,邁為股份前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滑125.98%至-1.26億元,主要是公司兌付的到期票據大幅增加所致,去年同期該指標為4.84億元。
股價較歷史高點回撤超六成
資料顯示,邁為股份主營產品為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主要應用于光伏產業鏈的中游電池片生產環節。包括HJT太陽能電池PECVD真空鍍膜設備、HJT太陽能電池PVD真空鍍膜設備等生產線配套設備。在保持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優勢的基礎上,公司相繼研制顯示面板核心設備、半導體封裝核心設備。
除了計提巨額減值準備,毛利率下滑也是擠壓邁為股份利潤的因素之一。數據顯示,近兩年邁為股份的毛利率呈現走低的趨勢。2023年前三季度,邁為股份整體毛利率為32.53%,同比下滑6.14個百分點,這與絲網印刷整線設備的毛利率下降不無關系。
今年前三季度,邁為股份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減少1.86個百分點至30.67%;凈利率10.55%,同比減少2.54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光伏行業產能階段性高峰、市場競爭等問題加劇所致。
國金證券(600109.SH)研報分析指出,公司Q3毛利率為30.19%,同比-2.11pct,環比-0.78pct,我們推測主要是受公司產品結構中毛利率水平較低的絲網印刷業務確認規模較大的影響所致;Q3公司凈利率為13.07%,同比+0.73pct,環比+5.52pct,盈利改善趨勢明顯,我們推測主要是由于公司HJT整線設備陸續進入批量驗收階段,盈利能力快速提升,費用前置的影響逐步減弱。
證券之星注意到,利潤增長乏力加上股價年內起伏較大,邁為股份開始了新一輪回購。根據10月28日披露的回購報告書,邁為股份將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回購,本次回購股份將在披露回購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12個月后采用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出售。回購資金總額在5000萬元(含)至1億元(含),回購股份的價格不超過120元/股。按回購資金總額進行測算,預計回購股份在41.67萬股-83.33萬股,約占目前總股本的0.15%-0.3%。
公告顯示,本次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或回購專項貸款。邁為股份已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行簽訂《人民幣股票回購專項貸款合同》,貸款金額不超過6000萬元,將按照回購實施進度分批次提款,剩余資金將用自有資金補足。據了解,在中國人民銀行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工具之后,邁為股份是全國首批、江蘇首單使用貸款資金回購股份的上市公司。
事實上,早在9月21日,邁為股份實控人之一、董事長周劍就已提議回購,彼時邁為股份的股價正處在下行通道。9月24日,邁為股份盤中觸及68.06元/股(前復權),跌至2021年以來的階段新低。截至11月8日發稿,報122.07元/股,漲幅3.25%,較2022年8月343.93元/股(前復權)的歷史高點跌去約65%。

值得一提的是,邁為股份最近一輪回購于去年3月實施結束,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約50.33萬股,回購最高成交價為345元/股,最低成交價為291.51元/股,支付總額約1.63億元。但目前股價低于回購價,意味著上輪回購已經被深套。(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