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塵埃落定” A股本輪行情仍存在向上空間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于當地時間6日凌晨宣布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將如何影響中國金融市場?有券商人士認為,特朗普的當選或在短期內給中國金融市場帶來更多波動,尤其在關稅戰可能再度爆發的情況下,不過對資本市場信心的打擊或小于上次當選。關于A股未來的走勢,有券商分析稱,A股本輪行情依然存在向上的空間。
美國大選落定后的影響
經濟政策上,特朗普主張延長減稅法案、減少政府開支、放松監管,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總體而言,中郵證券人士認為,特朗普代表了美國保守主義右翼的立場,在移民、貿易、社會議題等方面態度更加強硬。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總統的實際政策都受制于國會、法院、政黨內部等各方面的制衡。黨綱和競選承諾有時候會受到現實的掣肘。
美國的各項政策中,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關稅政策。中郵證券人士分析,以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的關稅政策為例,觀察其對人民幣匯率和A股市場的影響,可以看到,加征關稅在短期內確實會對中國資產造成一定沖擊,尤其是在2018年3月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一系列出口商品加征關稅,以及同年7月初第一批340億美元關稅正式落地時,市場反應強烈,人民幣出現貶值,A股市場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下跌,悲觀情緒持續發酵。但在2019年美國進一步擴大關稅征收范圍時,A股市場只是短暫下跌,隨后上證指數橫盤震蕩,創業板指數則是開啟了一波上漲行情,國產替代、科技自主邏輯引領電子、計算機等板塊走出了一輪科技牛。這與當時國內政策支持、全球流動性環境改善是分不開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美國占中國的出口份額已經比2017年大幅下降,2023年,美國占中國出口份額的14.8%,比2017年的19.0%下降了4.2%。根據世貿組織測算,美國對我國進口產品的平均關稅已經高達19.3%。即使在極端情況下,假設特朗普能夠實現對中國輸美商品全面征收60%關稅的政策主張,對匯率的沖擊大約為6.0%,假設其他貨幣匯率水平保持不變,考慮到中國可能對美國進口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受影響的程度可能更輕。
大規模回購逐步改善市場行情
國內方面,今年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催化下,A股市場再度迎來回購熱潮,回購規模已創歷史新高。今年前10月,A股上市公司回購規模高達2721億元,創歷史新高,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0.4%,相比去年同樣大幅提升。從一級行業看,今年來,醫藥生物、電力設備、電子、基礎化工和計算機等行業回購絕對規模居前,已回購規模分別為377億元、357億元、336億元、189億元和179億元。
歷史經驗來看,一般在市場下行過程中,上市公司大規模回購有助顯著提振市場信心,逐步改善市場行情。華福證券梳理發現,2018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活躍度明顯提升,期間2018年至2019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底至2024年共出現過四次回購熱潮,對于A股行情的改善均有重要意義。例如:2018年在貿易戰和去杠桿背景下,A股持續走弱,三季度開始上市公司紛紛出臺回購方案,在市場底部位置大幅提振了市場信心,最終A股在2018年底迎來強勢反轉行情。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底以來的回購熱潮均是如此,或是在市場階段性調整后大規模回購催化行情繼續走強,或是在市場持續下行后大規模回購助力行情企穩回升。
從各一級行業上市公司回購和行業表現來看,規律同樣適用,大多數行業指數走勢同樣受益于板塊回購熱度的提升。以電子行業為例,華福證券人士發現,2017年底開始,電子行業指數持續下行,并在2018年下半年跌至近幾年歷史底部位置。2018年三季度開始,電子板塊上市公司回購規模不斷增加,伴隨著回購熱度的回暖,板塊指數同樣迎來反轉行情。
投資策略上,雖然節后市場整體有所調整,但本輪A股行情依然存在繼續向上的空間。華福證券人士認為,9月底以來,國內各項重大利好政策頻繁出臺,持續提振市場信心,股市微觀流動性顯著改善,兩市成交熱度持續處于萬億元以上,大股東回購規模顯著增加,成為市場重要增量資金。借鑒歷史經驗,可以關注當前仍在歷史中樞水平以下且行業回購持續回暖的電子、計算機等科技成長板塊。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