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后均為“自己人”考慮 德林海二股東欲再度減持
隨著市場活躍,部分股價已跌破發行價的上市公司近期也加入減持大軍。11月1日晚間,德林海(688069)披露關于股東大宗交易減持股份計劃。主營業務為湖庫富營養化內源治理的德林海于2020年7月22日登陸科創板,發行價為67.2元/股。通達信軟件顯示,上市以來,公司累計分紅5次,11月1日德林海收盤價(后復權)為33.56元/股,只有發行價的一半。
二股東欲再度減持
根據德林海披露的公告,因自身資金需求,公司股東陳虹擬自本減持股份計劃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226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減持價格將根據減持時的市場價格確定。
截至公告披露日,股東陳虹直接持有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1110.8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9.83%,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今年1月22日至1月23日,陳虹已經減持65.16萬股,減持比例為0.56%,價格為16.93元/股,套現金額約為1103.16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德林海上市后不久,股價在上沖147.98元/股歷史高點后一路走低。德林海IPO募集資金總額為9.99億元,募集資金凈額為9.30億元,較原擬募資多4.80億元。德林海上市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4.50億元,分別用于湖庫富營養化監控預警建設項目、藍藻處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為18.35億元。
面對一路下行的股價,公司實施了兩次回購。根據Wind數據統計,兩次回購進展分別在今年7月9日和10月24日披露,分別預計回購128.29萬股和575.75萬股,價格上限分別為46.77元/股和27.79元/股。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回購168.6萬股和504.20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1.49%和4.46%。
此前低價股權激勵受阻
今年9月5日,德林海召開2024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根據8月份公告的計劃顯示,公司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202.22萬股,占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11300萬股的1.79%。本次授予為一次性授予,無預留權益。激勵的對象共計27人,占公司員工總人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員工總人數為528人)的5.11%,包括公司(含子公司,下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干。激勵對象不包括公司獨立董事、監事。這其中有董事長、總經理胡明明,董秘劉彥萍,財務負責人季樂華以及一眾董事、副總經理等。
此次授予價格為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前1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前1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為每股13.78元,授予價格約占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53.12%,也即授予價格為7.32元/股。
9月5日,公司公告《關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及其摘要的議案》《關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考核管理辦法的議案》《關于提請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辦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相關事宜的議案》表決的反對票占比分別為42.5658%、42.8202%、42.5658%,票數分別為1037.3384萬票、1043.5384萬票、1037.3384萬票。這3個議案均為特別決議議案,需要表決的三分之二通過才算通過。這也意味著,3個議案均被否。
類似這種給“自己人”好處的事不止一次。據德林海招股書披露,2018年和2019年1月至6月,德林海分別進行過利潤分配,金額分別為1000萬元、2007萬元,同期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2350.78萬元、-1783.61萬元,而公司持股5%以上的4位自然人股東分別是胡明明、陳虹、顧偉、周新穎,合計持股達到80.27%。在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不高、募投項目需要大量資金的情況下,為何要進行大筆現金分紅?
公司股價目前仍處于破發狀態,二股東減持是否意味著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是否考慮到對其他中小股東的影響?11月5日,《大眾證券報》記者向德林海發出書面采訪郵件,但截至11月6日18:00時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