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五板”寶馨科技:深化雙輪驅動產業布局,前三季度現金流穩健增長
10月30日晚間,寶馨科技(002514.SZ)發布了2024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27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128.63%至4316.11萬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當前光伏行業供需失衡,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寶馨科技加速新能源業務布局,圍繞光伏、充換電兩大核心領域,推動“光儲充換一體化”發展,不斷深耕“新能源+智能制造”雙輪驅動的發展方針。
憑借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寶馨科技積極探尋突破路徑。在光伏行業筑底階段,寶馨科技聚焦異質結、異質結/鈣鈦礦疊層技術路線,迅速搭建光伏產品制造團隊,匯聚異質結領域高端技術人才,不斷深化自主研發能力。
二級市場上,寶馨科技在近期走出了8天5板的行情。截至10月30日收盤,報9.32元/股,漲幅3.33%。
雙輪驅動穿越周期
公開資料顯示,寶馨科技主營業務分為新能源板塊及智能制造板塊。其中,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光伏電池及組件業務、新能源電站開發業務及充換電業務。
今年以來,受階段性供需失衡影響,光伏全產業鏈多個環節產品價格持續下跌,行業洗牌進入“深水區”。根據行業機構InfoLinkConsulting的統計,光伏主產業鏈中硅料、硅片、電池、組件這四大環節的價格跌幅分別為38%、50%、43%、29%。
為應對宏觀外部環境調整變化、行業競爭加劇等復雜局面,寶馨科技持續推進結構優化、轉型升級,著力于提質增效、降本控險,堅定“新能源+智能制造”雙輪驅動的發展方針。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光伏有望成為中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力量之一。寶馨科技今年以來持續加大在光伏、充換電兩大核心業務上的投入,推進“光儲充換一體化”發展,通過技術創新深化在“光儲充換”新賽道上的布局,積極尋求突圍之路。
光伏業務方面,目前寶馨科技懷遠生產基地一期異質結電池與組件相關設備已進場調試,已具備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和服務,產品涵蓋異質結、TOPCon和PERC等組件的供貨能力。同時,寶馨科技開拓戶用分布式光伏項目,聯合政府、央企三方合力,推出寶馨戶用異質結光伏品牌“馨屋頂”,提供定制化戶用光伏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安徽蚌埠懷遠縣成功實施。
此外,寶馨科技聚焦充/換電設施,以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虛擬電廠網絡平臺搭建技術為前提,圍繞整市服務,打造一體化的“光儲充換”智慧綠色交通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在上海、泉州、合肥、淮北等城市成功落地全液冷超充示范站。
智能制造是寶馨科技的基礎型業務,公司致力于構建高效、安全的智能制造體系,為客戶提供從設計到交付的一站式智能裝備解決方案。同時,該業務也深化了與新能源業務的協同,推動“新能源+智能制造”雙引擎戰略。寶馨科技在蘇州、蚌埠、廈門、菲律賓等地設有生產基地,專注于新能源充/換電業務及其他新能源高端裝備的研發制造。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雙輪驅動的戰略下,寶馨科技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長翻倍。截至第三季度,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316.11萬元,同比增長128.63%。
深化技術研發優勢
自2001年創立以來,寶馨科技深耕行業核心科技,緊密貼合市場與業務拓展需求,通過江蘇寶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寶馨技術研究院”)的設立,深化自主研發能力,以滿足企業與市場的創新需求。
截至三季度末,寶馨科技研發費用2182萬元。目前,公司已獲授權專利197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為提升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占有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據了解,寶馨技術研究院配備專業研發設備與精英團隊,下設多元化研發小組,聚焦新產品與工藝研發,尤其是異質結電池組件、充/換電設備等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產能優化。
寶馨科技針對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的工藝優化與生產制造,共同構建了異質結項目團隊。面向下一代光伏產品,公司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張春福、朱衛東教授團隊及安徽大禹實業合作,共同推進鈣鈦礦/異質結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產業化及商業化應用。
公開資料顯示,張春福、朱衛東教授團隊在鈣鈦礦電池技術領域深耕十余年,疊層電池效率先后經過北德、國內CNAS資質權威機構認證。據悉,寶馨科技鈣鈦礦疊層實驗室正在進行工藝固化中,實驗室效率已普遍超過32%。公司前瞻性布局下一代光伏技術鈣鈦礦,有望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寶馨科技認為,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作為晶硅持續發展的必選技術,在突破晶硅電池效率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行業內認為這一技術在未來3年內會逐步成熟,市場需求也會迅速增長。(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