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注銷式回購案例不斷涌現
在監管層積極鼓勵引導下,今年以來,實施回購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日益增多。
10月89家科創板公司實施回購
10月24日,科創板公司映翰通發布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10月23日,公司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3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04%,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32.90元/股,最低價為32.41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98.18萬元。
同日,德林海披露關于股份回購實施結果暨股份變動的公告。截至2024年10月22日,公司完成回購。公司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42049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4.4620%,回購最高價為20.80元/股,回購最低價為12.76元/股,回購均價為15.87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8000.47萬元。
此外,10月22日,萊爾科技亦發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10月21日,公司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94558股,已回購股份占公司總股本155177929股的比例為0.0609%,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18.79元/股,最低價為18.20元/股,成交總金額為175.46萬元。
根據Wind數據統計,10月以來已有89家科創板公司實施了回購,涉及3888.3萬股,合計回購金額為6.51億元。今年以來,科創板公司合計回購股份9.93億股,回購總金額為203.33億元,再創新高。
注銷式回購能夠提振股價
在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的主流之外,今年“注銷式回購”之風正在科創板興起。對回購來的股份進行注銷主要基于市值管理、股權激勵注銷兩種目的,它們注銷動機不盡相同。為市值管理進行的回購通常在預案中直接表明該回購為“減少注冊資本”。
根據Wind數據統計,若以“市值管理”作為回購目的,今年以來有32家科創板公司(見表)提出了預案,而2023年只有4家。將回購股份注銷,會減少上市公司的注冊資本。除了回購股份對股價有可能產生正向作用外,在上市公司業績不變的前提下,將增厚其每股收益,進而會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而且,注銷式回購不會存在回購股份回流二級市場的問題。

根據東方證券的測算,為減少注冊資本的回購,通常在回購完成后直接注銷來改變股本結構,進而提升財務指標,此舉能夠提振股價。在預案日后1、5、20、60個交易日的超額收益分別為1.9%、2.5%、1.4%、0.8%。
市場人士表示,通過回購,上市公司從市場買入流通股來提高投資者信心,維持股價的穩定。在減少流通股、增加股票EPS的同時,實現上市公司剩余資金的有效利用,并防止公司被惡意收購。股價被低估或波動性較大的時候,回購策略較為有效。在上市公司業績良好、預計將來有較高成長、但業績沒有被充分反映的情況下,通過回購,可以把股價提高到適當的水平。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回購,可以獲得市場的信賴,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年內科創板注銷式回購案例不斷涌現,展現出其注重股東利益、積極主動回報股東,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促成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雙贏”局面。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