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板塊輪動 大盤震蕩盤升 科技重組股受市場青睞
本周,大盤呈現震蕩盤升的走勢,盡管成交量保持溫和,但個股活躍度不減,題材板塊輪動較為明顯。本周,上證綜指上漲1.17%,深證成指上漲2.53%,滬深300指數上漲0.79%,創業板指上漲2.00%,科創50指數上漲1.28%。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股指波動不大,個股、板塊機會層出不窮,下周投資者可繼續關注題材股輪動的節奏,重點關注光伏、半導體、軍工、家電等板塊的動向。
滬指挺進3300點
本周,大盤整體呈現震蕩盤升的走勢。上證綜指一周上漲1.17%,報收3299.70點;深證成指上漲2.53%,報收10619.85點;創業板指上漲2.00%,報收2238.90點。上證綜指本周漲跌幅均未超過1%,主力控盤跡象較為明顯。周五,上證綜指盤中一度突破3300點,午后有所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深證成指本周漲幅超過2%。同花順統計顯示,深證成指成份股中,本周有17只股票漲幅超過20%,其中,電投產融、海力風電、鈞達股份、麥格米特、帝爾激光、晶澳科技周漲幅超過30%。
受到部分權重股調整影響,滬深300指數本周走勢相對較弱。同花順統計顯示,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本周漲幅前10位的是大全能源、福萊特、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TCL中環、合盛硅業、福斯特、隆基綠能、愛旭股份;跌幅榜上,四川路橋、海通證券、海光信息、金山辦公、中際旭創、國泰君安、恒生電子、納思達、時代電氣、中科創達跌幅居前。在滬深A股前20大權重股中,本周上漲的有8只,下跌的有12只。其中,寧德時代、五糧液、比亞迪、貴州茅臺漲幅居前,工商銀行、長江電力、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中國神華、興業銀行、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工業富聯跌幅居前。
光伏板塊本周上漲近兩成
從本周板塊表現來看,發電設備、光伏設備、風電設備、黑色家電、家居等板塊領漲。其中,光伏設備一周上漲18.15%。跌幅榜上,銀行、貴金屬、油氣開采、特鋼、電信等板塊跌幅居前。
受到利好消息刺激,光伏板塊本周上漲近兩成。個股方面,有13只個股周漲幅超過30%,分別為艾能聚、海泰新能、同享科技、歐普泰、海優新材、大全能源、福萊特、鈞達股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帝爾激光、金剛光伏、晶澳科技。本周,北證50指數上漲16.61%,周五,北證50指數一度上漲超過10%,而疊加了北交所以及光伏板塊的個股走勢更強,艾能聚、海泰新能本周股價翻番。
消息面上,10月18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光伏組件當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標中標涉嫌違法》,測算10月一體化企業N型M10雙玻光伏組件(不計折舊,硅料、硅片、電池片在不含稅的情況下)含稅生產成本(不含運雜費)為0.68元/W。中國光伏協會表示,將和各市場參與方一道關注最新招投標結果,如出現違反《招投標法》的招投標結果,將積極探討通過行政監管和法律裁判解決問題的可能。浙商證券認為,光伏行業低價競爭的惡性負反饋有望結束,行業盈利周期有望向好。華創證券表示,0.68元/W的成本底線有望限制行業無序競爭,組件價格有望迎來拐點。另據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數據,9月,國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為20.89GW,環比增長26.9%,同比增長32.4%。
關注題材板塊輪動節奏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近期題材股機會層出不窮,下周投資者可繼續關注板塊輪動的節奏,重點關注光伏、半導體、軍工、家電等板塊的機會。
東興證券表示,隨著政策不斷落地,市場信心將會進一步增強。同時,也要看到,牛市不是一蹴而就的,經濟的恢復和政策落地效果需要過程,外部因素時刻發生變化,行情也會根據市場情緒和各種因素產生較大的波動。在風險偏好持續提升的大背景下,成長公司的高彈性將會成為近期市場核心板塊,券商及金融IT、科技股仍舊是主戰場,未來熱點輪動的機會較大。
財通證券指出,當前全行業虧損的局面不利于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行業底部出清有望加速。結合近期業內頻傳供給側改革的積極信號,光伏行業供需格局有望逐步迎來邊際改善。整體而言,目前光伏板塊估值較低,建議關注光伏板塊估值修復的機會。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近期題材板塊持續輪動,圍繞科技題材,重組個股受到市場青睞。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0月23日),以TMT為主(包含電子、計算機、通信、軟件、半導體、傳媒、互聯網等行業)的科技領域并購重組案數量創2021年以來新高。今年以來,有10多家公司披露了半導體并購案最新進展,其中,雙成藥業、富樂德、晶豐明源等公司并購標的均屬于半導體公司,相關個股復牌后,股價也是聞風大漲。后市,投資者可繼續在科技股中“淘金”。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