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導供給側優化 光伏行業供需有望逐季提升
受益于供給側政策的出臺,10月23日,光伏板塊表現搶眼。當日,光伏硅料企業大全能源、POE膠膜企業海優新材出現“20厘米”漲停,隆基綠能盤中一度觸及漲停,此外,鈞達股份、通威股份、寶馨科技、TCL中環等多股漲停。
與此同時,港股光伏板塊亦強勢大漲,順風清潔能源、卡姆丹克太陽能盤中最高漲超40%,協鑫科技盤中最高大漲30%,福萊特玻璃漲超14%,信義光能大漲超11%,新特能源漲超10%,彩虹新能源漲超7%。
消息面上,據美國聯邦官方網站,美國商務部10月21日起啟動變更情況審查(CCR),考慮部分撤銷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AD/CVD)。機構分析認為,上述情況意味著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產品關稅政策出現了松動,后續不排除光伏產品豁免范圍進—步擴大的可能性。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近日發文,認為光伏行業要健康可持續發展,產品銷售價格需要高于全成本,企業才能可持續經營。協會認為0.68元/W是當前行業優秀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呼吁制造企業不要進行低于成本的銷售與投標;呼吁招標方要尊重市場規律,制定合理的招標方案,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實際上,今年以來政策多次引導光伏供給側優化。2024年5月17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組織召開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指出,我國將加強對于低于成本價格銷售惡性競爭的打擊力度;鼓勵行業兼并重組,暢通市場退出機制。2024年5月30日,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我國將嚴格新增有色金屬項目準入,新建多晶硅項目能效須達到行業先進水平。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渠道。
根據光伏行業協會披露10月光伏產業鏈成本,供全行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參考,硅料、硅片、電池、組件成本(不含稅)分別為35.49元/kg、1.15元/片、0.264元/W、0.603元/W,與光伏權威分析機構Infolink最新市場價價差分別為-0.26%、-19.20%、-9.49%、4.20%。
Wind統計顯示,受產業鏈價格非理性下跌影響,2024年二季度光伏板塊凈利潤為-26億元,自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全行業虧損。投資回報率下降導致2024年二季度行業資本開支持續下滑,龍頭企業主要用于去年規劃的項目,預計未來資本開支仍呈下降趨勢。
中銀國際表示,由于組件廠需要公開參與終端電站項目招投標,投標價格具備強透明度,相對易受第三方監管,因此,協會通過“成本法”指導市場價格將率先推動組件價格提升,有利于組件環節利潤修復。根據測算,若電池價格維持低位,組件含稅價格提升至0.68元/W,組件廠將具備1分/W利潤空間。此外,由于終端組件價格修復,新技術相對性價比有望提升,看好BC組件等滲透率提升邏輯。
“近期光伏行業供給加速出清,ST旭電等上市公司退市說明出清逐步擴散到上市公司層面,光伏行業協會指出低于成本投標中標涉嫌違法,此前硅料硅片漲價印證價格戰已到尾聲。若后續供給側政策的出臺,預計春節前或迎來更為集中的出清。考慮產能出清情況下,預計2025年行業供需逐季提升。繼續看多行業,推薦一體化、輔材及其他環節龍頭。”長江證券機構客戶部總經理、研究所聯席總經理鄔博華分析認為。
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