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奮情緒回歸理性 A股長期向上的確定性仍然較強
市場經歷了亢奮期的降溫之后,有券商認為,目前進入牛市第二階段,當前市場熱度依舊較高,疊加各寬基指數性價比依然不錯,市場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階段。不過,也有券商認為,考慮到海外風險猶在,未來市場能否更加持續走出“反轉”,仍依賴于“盈利底”出現。
國海證券:
關注前期漲幅較小的行業
目前市場進入牛市第二階段,這個階段占優行業的第一個思路是第一階段漲幅較小的行業,1999年和2008年的醫藥、2015年年初的TMT都屬于這種情形。
第二階段行業配置的第二個思路是提前布局牛市第三階段的主線行業,宏觀經濟回升、產業周期和增量資金加持三者最好能具備二個,2009年的強周期與可選消費、2015年上半年的TMT以及2020年的消費都屬于這種情形。
回到當前,沿著第一個思路主要可以考慮價值,部分順周期板塊如家電、交運、有色以及金融風格,有一定的補漲訴求。
第二個思路主要從兩個方面布局,一是關注廣義赤字率和信用周期重啟背景下的核心資產,二是關注“AI+新產業周期”和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雙創。
銀河證券: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關注紅利股
從邏輯層面分析本輪市場反彈,后續A股市場上行或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政策(預期)催化階段。政策牽引流動性加倉A股市場,增量資金顯著入場,改變了市場預期,情緒面得到有效修復。
第一階段為市場預期轉變階段,市場情緒向上反彈。第二階段是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預期)階段。房地產供求兩端“止跌回穩”(預期)是中長期市場的大利好,政策不斷推出,房地產行業的預期也隨之改善,這將極大助推“新舊動能”實現穩健轉換,對市場中長期形成大利好,再往后看,高端制造各行業崛起將帶動人民幣資產估值結構轉變,人民幣資產的整體估值也將被有效重塑。第三階段是A股市場流動性重塑階段。若第二階段進展順利,那么,長期資金、耐心資本對市場的預期向好將帶領市場走向健康、可持續的良性發展階段。
中長期來看,本輪政策的力度大超預期,或成為指向市場拐點的積極信號。A股長期向上的確定性較強。配置結構上,建議關注以下主線的投資機會。首先,看好前期超跌且估值較低的消費和成長。其中,消費板塊或還將受益于促消費政策、“以舊換新”政策等。其次,關注利好政策較多的金融地產板塊。一方面,金融板塊有望受益于9月24日央行新創設的貨幣政策工具,另一方面,金融是今后并購重組重點領域。政治局會議后,房地產政策進一步優化,有望帶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升。再次,央國企改革主題的中長期投資價值仍然較為突出。此外,在宏觀經濟數據趨勢好轉前以及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繼續關注高股息的紅利股。
國金證券:
珍惜“再上車機會”
國金證券判斷本輪市場行情或為“反彈”并非“反轉”,持續期約為1個季度。建議強調珍惜“再上車機會”。政策上,“寬貨幣+寬財政”促“市場底”進一步夯實,反彈行情將延續。
具體來看,存量貸款利率下調,將有望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推動信用預期回升,促“市場底”浮現;5000億元互換、3000億元回購將針對股市注入更多流動性,對股市上漲提供更強動力;“寬財政”信號明確,且發債空間大、節奏或將加快。
國金證券認為,顯著“寬貨幣+寬財政”均作用在居民、企業及地方政府的“負債端”,通過彌補負債缺口、降低負債壓力,促使相關部門資產負債表改善,從而為未來輕裝上陣、促消費、促投資及激活國內經濟做好充分準備。這意味著“控風險”是當前第一階段的首要任務,將對應估值筑底,即“市場底”夯實。
預計未來一個季度國內從宏觀、中觀到微觀層面均有望迎來邊際改善,故維持對本輪“反彈”行情偏樂觀的態度,建議逢低配置“科技&消費”方向。同時,考慮到海外風險猶在,未來市場能否更加持續走出“反轉”仍依賴于“盈利底”出現(或在2025年三季度)。倘若后續財政發力的結構上可以更多聚焦在投資、促薪資和就業等“資產端”,預計國內企業“盈利底”將有望前置,屆時,更長的趨勢性“反轉”行情將由此開啟。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