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家上市公司董監高已減持 還有34家“在路上”
近期,在一系列重磅政策的推動下,A股市場顯著回暖,但隨之而來的上市公司股東和董監高的“減持潮”,引發市場熱議。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9月24日以來,有34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董監高的減持計劃相關公告。
從公告來看,這些董監高的減持原因大多為個人資金需求,減持方式則主要為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整理發現,此輪“減持潮”出現了多家公司高管集體減持的情況,如派特爾、智微智能、鑫科材料、星辰科技和李子園等公司均有多名董監高同時宣布減持計劃。
其中,福蓉科技的董事長張景忠、董事兼總經理胡俊強、財務總監肖學東以及董事會秘書黃衛等6名高管,擬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52.17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3383%,且分別不超過個人各自持股總數的25%。對于此次6名董監高集中減持的原因,福蓉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他們已經持股10年了,這是第一次減持,具體的內容公告里都有寫?!?/p>
根據相關規定,披露預減持計劃的董監高需要在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后才能實施減持。但已有部分此前已經公布減持計劃的公司高管,在這波行情里大刀闊斧的減持。據同花順iFind統計,9月24日至10月10日17時,A股共有10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實施了股票減持動作,減持金額累計達到10.18億元。其中,嘉友國際的董事兼總裁孟聯通過減持539.53萬股,套現9679萬元;公司董事長韓景華則減持841.97萬股,累計套現1.49億元,在前述實施減持的高管中套現金額位居榜首。
“相較于滬深京三市5300多家上市公司而言,近日已減持或擬減持的公司數量占比并不高,且董監高的累計減持金額較小。”有市場人士指出,“有不少投資者將‘減持’和‘利空’劃等號,但減持本身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正常行為,不過在減持過程中應注意合法合規?!?/p>
記者 李秋捷 實習記者 黃琴琴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