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交易日成交額均超兩萬億元 專家認為后市可能迎來新一輪板塊輪動
10日,A股走勢分化,滬指強勢上揚,創業板指數、科創50指數等回落走低,以銀行、煤炭為首的高股息資產表現亮眼。兩市成交額連續四個交易日超過2萬億元。港股恒生指數大漲約為3%,恒生科技指數上漲2.05%。業內人士認為,經過快速上行之后,板塊可能迎來分化以及新的輪動,可適當關注低價板塊適當博弈。一旦市場臨近修復尾聲,往往此前強勢板塊可能卷土重來。對于問題股,尤其是三季報行情來臨之際不建議隨意觸碰。
海通證券、國泰君安雙雙漲停
周四,A 股整體縮量震蕩,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截至收盤,滬指漲1.32%,報3301.93點,深證成指跌0.82%,報10471.08點,創業板指跌2.95%,報2212.91點。滬深兩市成交額2.14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7968億元,兩市共2998只個股上漲。
周四復牌的海通證券、國泰君安雙雙封住漲停,其港股盤中均漲超100%。10日,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同步發布合并重組相關預案,本次換股吸收合并以市場價格換股,A股與H股設置相同換股比例。兩家公司將以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60個交易日的A股股票交易均價確定A股換股價格,并以此確定A股與H股換股比例均為1:0.62,即每1股海通證券股票可以換得0.62股國泰君安同類別股票。在本次換股吸收合并的基礎上,國泰君安擬向控股股東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100億元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東吳證券指出,資本市場支持政策批量落地,券商巨頭合并提供催化,堅定全面看好非銀板塊。
高股息資產表現搶眼
從板塊來看,“中特估”概念表現亮眼,中國交建、中糧資本、中國鐵建等漲停;煤炭板塊爆發,云煤能源、昊華能源等漲停,兗礦能源漲超9%;銀行板塊拉升,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等漲超4%;券商股多數回調,成交額創出歷史天量的東方財富盤中一度跌停,收盤跌超17%,國海證券、天風證券跌停,中信證券跌超8%;半導體板塊大幅下挫,龍圖光罩跌超16%,捷捷微電、芯海科技、中芯國際等跌超10%。
農業板塊盤中拉升走高,豬肉、雞肉股表現亮眼,截至收盤,曉鳴股份20%漲停,神農集團、湘佳股份、新五豐等漲停,溫氏股份漲超4%,牧原股份漲3.57%。
中郵證券指出,生豬產能經過前期16個月的去化,累計去化幅度9.2%,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的8個月時間內,產能都是持續低于2021年至2022年周期的最低點。經過前期調整,該板塊估值低位、配置價值凸顯。
慢牛行情有望長期繼續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表示:“底部企穩初期較易偏向大盤股,但季度反轉到中后期風格可能會快速變為偏向小盤股。歷史上,大小盤股風格主要取決于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和業績的比較優勢關系不大,而且大小盤風格一旦變化,持續時間往往會比較長。”
市場人士許江龍表示:“周四,滬指上漲質量不佳,原因有三:其一,滬指回踩未到3180—3200點區間就拉起;其二,回升無量,縮量小陽未反包前一日的陰線,有下跌中繼風險;其三,領漲的高股息低估值權重屬防御性質,有補漲嫌疑且無法帶動市場情緒。反之,深市調整質量較好,拋壓衰減。整體來看,市場未見調整結束跡象,但有望輪動,需注意節奏。滬指3200—3700點區間或震蕩消化一段時間,待籌碼沉淀后再啟動第二波上漲。”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陳宇恒認為:“周四市場修復來臨相對快速,與央行釋放‘大招’有關。指數大跌后高開高走迎來強勢修復,意味著市場整體強勢態勢延續。洗盤的時間可能會拉長,新入市投資者切忌盲目重倉殺進,可試探性建倉,等待修復尾聲再加倉。快速上行之后,板塊可能迎來分化以及新的輪動,可適當關注低位以及低價板塊適當博弈。”
記者 黃都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