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 三部門打出“組合拳”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存款準備金率將再次下調0.5個百分點
●政策利率從1.7%下調到1.5%
●存量房貸利率預計平均降幅0.5個百分點
●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
●打通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堵點和卡點
●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大力推動寬基類基金產品創新
●提高對中長期資金權益投資的監管包容性
●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
●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
本報綜合消息 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央行: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潘功勝在會上宣布,將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年內將視市場流動性的狀況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
降低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目前的1.7%調降至1.5%,同時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的穩定。預計本次政策利率調整之后,將會帶動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大概在0.3個百分點,預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將隨之下行0.2到0.25個百分點。
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大約在0.5個百分點,惠及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總數大概1500億元左右;下一步考慮將指導商業銀行完善按揭貸款的定價機制,由銀行、客戶雙方基于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進行動態調整。
統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將全國層面的二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當前的25%下調到15%。各個地方可以因城施策,自主確定是否采取差別化的安排,在全國底線基礎上確定轄區內最低首付比例下限。商業銀行根據客戶風險狀況和意愿,與客戶協商確定具體的首付比例水平。
將5月份人民銀行創設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中央銀行資金的支持比例由原來的60%提高到100%,增強對銀行和收購主體的市場化激勵,加快推動商品房的去庫存進程。在將部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土地儲備基礎上,研究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貸款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市場化收購房企土地,盤活存量用地,緩解房企資金壓力。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人民銀行提供再貸款支持。
和金融監管總局一起,將年底前到期的經營性物業貸款和“金融16條”兩項政策文件延期到2026年底。
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使用他們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計劃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是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通過這項工具所獲取的資金只能用于投資股票市場。
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和增持股票。中央銀行將向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提供的資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貸款利率是1.75%,商業銀行對客戶發放的貸款利率在2.25%左右;首期額度是3000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
將出臺多項措施支持資本市場
持續穩健發展
李云澤在會上宣布,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擴大大型商業銀行下設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股權投資試點范圍。下一步擬將試點范圍由原來的上海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將表內投資占比由原來的4%提高到10%,投資單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指導相關機構落實盡職免責的要求,建立健全長周期、差異化的績效考核。
進一步打通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堵點和卡點,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的工作機制,優化無還本續貸政策,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的,可以申請續貸。
進一步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切實做到“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應放盡放”,堅決打贏保交房攻堅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李云澤表示,資本市場對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無疑都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將繼續支持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支持其他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進一步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力度;督促指導保險公司優化考核機制,鼓勵引導保險資金開展長期權益投資;鼓勵理財公司、信托公司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發行更多長期限權益產品。
證監會:
三方面舉措進一步促進中長期
資金入市
吳清在會上表示,證監會等相關部門制定了《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近日將會印發,總體著眼于“長錢更多、長錢更長、回報更優”的目標,進一步促進中長期資金入市。
吳清介紹道,即將發布的《指導意見》重點提出了三方面舉措:一是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優化權益類基金產品注冊,大力推動寬基ETF等指數化產品創新,適時推出更多包括創業板、科創板等中小盤ETF基金產品;推動公募基金行業穩步降低綜合費率,更好讓利投資者、回報投資者。
二是完善“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提高對中長期資金權益投資的監管包容性,全面落實3年以上長周期考核;引導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鼓勵企業年金基金根據持有人不同年齡和風險偏好探索開展不同類型的差異化投資。
三是持續改善資本市場生態,多措并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完善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安排,同時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塑造中長期資金“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良好市場生態。
吳清最后表示,證監會研究制定了《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積極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進一步提高監管包容度,下大力氣提升重組市場交易效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