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技術下周三登陸北交所 擬募資3億元擴充主業
北交所公開發行日歷顯示,瑞華技術(920099)將于9月25日(下周三)上市,成為北交所第253家公司。公司此次登陸北交所,擬募資3.04億元用于“12000噸/年催化劑項目”“10萬噸/年可降解塑料項目”。
擬募資投入兩項目擴充主業
招股書顯示,瑞華技術致力于為化工企業提供基于化工工藝包的成套技術綜合解決方案,主要產品為化工工藝包、化工設備和催化劑。公司核心業務涵蓋基礎研究試驗、工藝路線和催化劑開發、技術許可、技術服務、化工設備設計與制造以及新材料技術開發及制備,是石油化工技術提供商。公司技術及產品成功服務于中石油、中信國安、浙石化、振華石化、福建海泉、福州萬景、洛陽煉化、安徽嘉璽、東明石化和盛騰科技等眾多大型國有及民營石油化工企業,并與霍尼韋爾UOP、科萊恩、瑞士Sulzer、中國寰球等上下游國內外知名專利商、設計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技術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專利60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國際專利1項。同時,公司系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省研發型企業、創新驅動先進單位、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亦獲得了“2017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21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江蘇省石油化工技術行業省內第一”“江蘇省苯乙烯脫氫反應器行業省內第一”等榮譽獎項。此外,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常州先進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旨在持續優化公司業務技術內核,并同步在技術外沿層面尋求突破。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42億元、3.26億元和3.94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3657.29萬元、7861.47萬元和1.14億元。
此次登陸北交所,瑞華技術公開發行股票1600萬股(未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公司及主承銷商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240萬股(含本數),若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為1840.00萬股。
此次發行價格為19元/股,擬募集資金3.04億元(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3.496億元(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募資將用于“12000噸/年催化劑項目”“10萬噸/年可降解塑料項目”。
募投項目有望打開成長空間
對于此次募資,瑞華技術表示,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司催化劑的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擴大生產規模,從而提高公司催化劑的市場占有率,進而支撐公司工藝包、設備業務的進一步拓展,三種業務互為犄角、相輔相成。本項目體現了公司經營戰略的發展方向,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份額,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優勢,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以及經營業績的提升,對公司構建完善的產品矩陣、增強核心競爭力十分必要。盈利方面,公司預測2024年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6.2億元和1.17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7.26%和2.91%;預測2025年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7.09億元和1.24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30%和5.65%。
瑞華技術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鉆研精細化工技術及相關產品開發,擬布局高附加值的環保型新材料市場,計劃將已掌握的可降解塑料PBS、PBAT和高端PS材料等成套技術,通過自主投資實現工業化生產,將公司業務鏈條向下游市場以及前沿應用領域延伸,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及綜合實力。
東吳證券分析師朱潔羽分析認為,瑞華技術工藝包產品附加值高,近三年毛利率穩定在95%以上。其中,乙苯/苯乙烯成套技術能耗及物耗行業領先,2021年20萬噸/年以上項目市占率61.5%;環氧丙烷/苯乙烯聯產成套技術實現對殼牌、利安德巴賽爾、雷普索爾等國際巨頭的國產替代,2021年市占率46.2%;正丁烷制順酐成套技術采用自研工藝,能耗與物耗低,產氣量大,在國內成功實現多個工業化裝置運行。募投自建1.2萬噸催化劑生產基地,補足催化劑生產能力短板,現有已簽署及意向訂單需求量可觀。國內外限塑、禁塑令的陸續頒布,意味著傳統塑料行業必將逐漸走向衰退,作為其首選替代品的可降解塑料行業已步入高速發展階段,未來前景廣闊。公司募投10萬噸/年可降解塑料項目,將主營業務向下游終端產品、新材料領域延伸,有望進一步打開公司成長空間。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